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兰州“疫”线志愿者的百态“担当”:暖心守家是责任(2)

这几日,牛岩又成为“摆渡人”,开着三蹦子摩托车在采样点和卡口点间往返,运送医护人员和生活物资。旁人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他爽朗一笑说,“扛得住,刚好瘦一瘦。”

在吴斯晶看来,牛岩是一个爽朗周到的人。令她记忆深刻的是,近期她通宵不回家,对孩子的承诺无法实现,牛岩了解情况后,在干活之余为她的孩子买了一些小礼物。“这个时代需要无数像牛岩这样的人加入我们。在前进中鼓舞人心的,恰是这样爱与奉献的光辉。”她说。

抗疫无小事上阵“家庭兵”

“妈,带上我!”城关区盐场路街道社区魏慧萍的女儿贺敏,最近正在复习考研,她提出和母亲一起前往“疫”线,“我从小在兰州长大,想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你不是总教育我,年轻人要有担当吗?”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从安排居民参与全员核酸检测,到设立卡口点加大流动人员管控力度,再到对各楼院小区实行封闭管控,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核酸采样点,贺敏被分在信息组,登记人员信息,测量体温,并将未检测人员用彩笔标注。她每天要重复这些工作上千次。

魏慧萍则在物资组,除了为现场医护人员、志愿者配备防疫物资,与街道对接及时补充物资,统计就餐数量外,作为嘉泰名居“楼院长”,她还负责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买菜送菜,保障她们正常居家生活。一天下来,母女俩各忙各的,几乎没有交集,只有吃饭时才能见面说上几句互相鼓励的话。

该街道穆柯寨社区助老员许自兰也带着两个儿子加入了疫情防控队伍。母子三人商量,每天有两人进行卡口点执勤、黄码人员排查等防疫工作,留下一个人照顾刚做完手术不久的父亲。

在城关区,这样的抗疫“家庭兵”还有很多,他们成了抗击疫情战场上的“最强家庭战疫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