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中等收入大军如何“扩群”(3)

这样的趋势得到了更多研究者认同。“缩小贫富差距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近年来,伴随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富差距缩小之态势日益明显,但差距仍然偏大。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塑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同时发力。”郑功成认为。

构建“橄榄型”社会,关键在于扩大“橄榄型”中的中等收入阶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认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以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社会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在蔡昉看来,中等收入群体的定义也不仅限于收入水平一个指标,还应该包括其他与人民生活品质相关的内容,“总体来说,中等收入群体应该具有在全社会处于中等水平的收入、稳定的就业、符合基本需要的居住条件、充分供给的基本公共服务、一定数量的家庭储蓄和适度的财产收入,并且具有超过基本生存需要的相关消费等”。

2.社会流动:不能“你挤上来我就掉下去”

掏空钱包跟家里借了钱付了首付,月供近10000元,交通费500元,加上每月税费扣除、伙食费等必需花销,在北京工作了9年的杨刚在买房之后成了“月光族”。月薪16000元的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线城市的中产阶层,“现金流绷得很紧,不敢生病,每个月都要盘算钱怎么省着花,要不就供不起房了”。

实际上,像杨刚这样,收入水平符合“中产”层级,却几乎抵御不了突发事件且收入不稳定的“中产”,目前还有很多。

“由于中等收入群体本来易受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职业结构快速变化的状况下,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持续较长一段时期,中产阶级的不安全感会上升,内心不确定性也会增加,担心自己被时代淘汰而失去工作,现在的中产生活水准降低,甚至有坠入贫困阶层的恐惧。”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