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奋进航天强国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奋进航天强国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呈现的自主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航天精神等特点,为全社会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激励

◆中国航天亟待提升自主可控的创新发展能力、聚焦前沿的科学探索研究能力、强大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有效可靠的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科学高效的现代治理能力、互利共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奋进航天强国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奋进航天强国

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圆满完成舱外活动相关设备组装、全景相机抬升等任务,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

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13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续写中的中国空间站建造的雄伟篇章,又添上漂亮的一笔。

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

自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创建的6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

骄人成就之下,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仍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中国“飞天”:追问寰宇服务地球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世界航天进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心航天事业发展,将航天强国建设纳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统筹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对航天重大工程进展致电祝贺,并会见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参研参试人员代表。这些重要指示批示系统阐释了航天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引领性、指导性,为建设航天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航天发射,承载的是中国的“飞天”梦。2020年,中国共开展近40次航天发射,发射近90个航天器,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再创新高,达到103.06吨,发射次数和发射载荷质量均位居世界第二。2021年,我国全年航天发射次数则有望首次突破40次。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表示,我国长征运载火箭成功率为世界第一,入轨精度、发射次数均为世界一流。

与此同时,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百次发射的速度越来越快——从长征一号将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一个100次发射用时37年,第二个100次用时7年零6个月,第三个100次仅用时4年零3个月。

这意味着,火箭发射所支撑的中国航天的舞台,正变得越来越大。

中国航天发射的“飞天”梦,既是追问寰宇之梦,也是服务地球之梦。国家航天局原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指出,中国航天做的是“大航天”,即往上发展空间科学探索外太空,往下发展航天应用。

追问寰宇,中国迈向星辰大海的征途越来越远。

从飞出地球到抵达月球,再到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中国已在火星上首次留下自己的印迹。

本世纪初,我国提出探月“绕、落、回”三步走规划,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中国不降指标、不超预算、不拖时间,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一张蓝图被落实到底。

嫦娥五号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航天任务之一,使我国成为从月球取样返回的第三个国家,同时意味着人类44年以来再次获得月球样品。栾恩杰指出,探月工程完成“三步走”并完美收官的过程,就是我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过程。

月球之后的下一站,是火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这意味着,在世界航天史上,我国首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同时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并开展巡视探测的国家。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表示,这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奋进航天强国

不仅要“嫦娥”奔月、“天问”赴火,中国的“飞天”计划拟让更多的“玉兔”“祝融”去往太空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