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对司法为民提出了新要求。
公平正义是人民的向往、幸福的尺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占有重要分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法治中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收获的是亿万百姓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更强信心。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国徽高悬,法庭庄严。
今年元旦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一起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纠纷案在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被告黄某某的小孩从35楼扔下一个矿泉水瓶,导致原告庾阿婆受到惊吓、摔倒,致十级伤残。法院当庭判决黄某某赔偿庾阿婆医药费、护理费等共计9万多元。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后,广州首个宣判的案件。
在山东潍坊学院法学院,全国人大代表高明芹(右一)在宣讲《民法典》相关内容(2020年6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2020年5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第二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维护民法典权威的有效手段。
法者,治之端也。伴随着民法典实施,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已走进你我生活,在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发挥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作为司法的基本属性,公正司法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意义重大。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李扬(右)和同事在研究处理12368诉讼服务热线的群众意见(2019年1月17日摄)。服务热线主要负责法律咨询、案件查询、联系法官、收集意见建议等,为人民群众提供精准、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