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习近平对土地的深情(2)

习近平对土地的深情

昔日沙荒滩,今日生态园。上世纪八十年代,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时组织绘制的滹沱河生态修复蓝图,如今已经变为现实。

河北省正定县地处冀西三大沙荒(木道沟、老滋河、神道滩)所在地,沙荒面积大,长期无人耕种,改造潜力大。当年,习近平骑着一辆“二八”式自行车,跑遍了正定每个村落,遇到滹沱河的“大沙窝”,推也推不动,骑也骑不动,只能扛着自行车步行……

经过调研,习近平作出了“要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必须向荒滩进军”的判断。他提出,要发展好林业,利用好荒滩。县里研究制定了《关于放宽发展林业的决定》,在东里双公社开展试点,把河滩地经营权下放到户,且30年不变。沉睡了多年的荒滩被唤醒,种上了果树、花生、小杂粮,正定人均收入翻了一番。

习近平对土地的深情

福建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山光、水浊、田瘦、人穷。这里的水土流失治理,同样倾注了习近平的巨大心血。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曾先后5次深入长汀调研指导,发出了彻底消灭荒山的动员令。

1998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题词“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

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多次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节点上,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和福建省生态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示。

如今,“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光景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生态美”“百姓富”,长汀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