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重塑乡村经济和治理格局——四川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调查

2019年初,四川省谋划和启动了一场涉及面广泛、群众关注、影响深远的重大基础性改革,即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下简称“两项改革”)。

改革至今,四川全省乡镇(街道)从4610个减至3101个,减少1509个、减幅达32.7%;建制村从45447个减至26369个,减少19078个、减幅达41.98%,社区及村民小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四川为什么要进行“两项改革”?改革想达到什么目标?如何顺利推进?效果怎样?带着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四川多个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发展进程的市县乡村,剖析四川这场动静不小的改革。

改革势在必行

记者在四川调研提到“两项改革”,多名干部群众一致表示,“这是一件多年想干的大事,这次终于干成了!”

4610个,这是改革前四川省的乡镇(街道)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四川乡镇平均人口和面积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1.7%、44.2%,不同乡镇的经济实力也存在不小差距,乡镇整体呈现“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密、实力弱”的特征,近年来农村人口“空心化”、产业“空壳化”、“三留守”现象突出。

绵阳市三台县三元镇龙吟村由原先的龙吟、龙居两个村合并而成。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成告诉记者,“过去两个村都不大,先不说产业上各自发展,就连栽根电线杆都会发生矛盾,修水渠、修机耕道等工作都不好开展。现在合并1年多,村里已经修建了1座桥、5公里长的村道,硬化了3公里长的U形水渠,还正在统一规划产业发展”。

“行政区划是一种独特的空间资源、行政资源、组织资源和政策资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框架性、基础性作用。”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对记者分析,长期以来,四川镇村数量过多,束缚了乡村发展手脚,推进“两项改革”正是省委结合四川省情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出的一项打基础、系全局、利长远的重大部署。

1234...全文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