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其实并不在北京中轴线之上
为何也成为中轴线点位之一
它仍有你不了解的秘密
今日探寻天坛的智慧
日更1集(共10集)
文末有前集回放
天坛
是北京七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
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东侧,
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长城、故宫代表着中国一样,天坛更是北京的标志。
每年有1700多万游客到这里
参观
游览,北京市民也喜欢来这里休闲、娱乐、健身......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它最主要的建筑包括南边的圜丘坛和北边的祈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上天和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地方。
明朝永乐皇帝下旨修建了天坛并且在此举行了第一次天地合祀大典。此后的400多年间,明清两代共计22位皇帝在天坛举行过祭天大典。除祭天仪式外,如遇叛乱、自然灾害等国家重大事件,皇帝也会亲自到天坛祭祀或派遣官员到天坛祭告上天。
天坛公园管理处文研室主任林冬生向我们介绍了天坛与中轴线的渊源。
林冬生:明初的时候按照南京旧制,天坛、先农坛都在城外。到了嘉靖修了南外城以后,天坛和先农坛就划归到城内了。为了追求“中轴”的效果,重新扩了天坛的西坛墙外门,形成了轴线的东侧天坛的两个门祈谷坛门、圜丘坛门。对应轴线的西侧先农坛的两个门先农坛门、太岁坛门,四个门纷纷簇拥在中轴线上,是非常壮观的。
原来,在元朝修建大都城时,并没有用于祭天的天坛。当时的中轴线南端也只是在正阳门(元代“丽正门”)。明朝营建北京城的时候,永乐皇帝修建了天坛。这个时候,天坛只是位于北京城东南郊外的一处重要的皇家祭祀场所,和中轴线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直到明朝中期,在北京内城之外,增加建筑外城的时候,中轴线南端延伸到了永定门。从这个时候,天坛才和中轴线产生了联系。
(来源:摄于“紫禁之巅望中轴”特展)
与天坛一同纳入中轴线的还有中轴线西侧的先农坛。按照左右对称的空间布局原则,清朝乾隆皇帝改造了天坛的西坛墙,最终形成东侧的圜丘坛、祈谷坛与西侧的先农坛、太岁坛遥相呼应,
圜丘坛门、祈谷坛门与先农坛门、太岁坛门俩俩对称的格局,成为中轴线南端的第一组左右对称的建筑群。
天坛身影就是这样完美地融入了中轴线。天坛公园管理处文研室主任林冬生引经据典地讲解了这四个坛门的来历。
林冬生:最早有的是天坛西门的祈谷坛门,是明永乐十八年的。乾隆十九年的时候,为了和先农坛的门对称,天坛开了圜丘坛门。这么着,皇帝来天坛的时候,两个祭祀时间、两个祭祀内容分别走两个门,就形成了南边的圜丘坛门和北边的祈谷坛门。先农坛两个门都是明朝嘉靖年间形成的,祭祀先农走先农坛门,祭祀太岁走太岁坛门。民国1918年前后,太岁坛门没了,现在大家只能看到先农坛门,如果要是能恢复了,整个中轴线景观上是非常好看、非常壮观的。
“丹陛桥”也叫海墁大道
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同时它又以大面积树林和丰富的植被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生态环境的实物。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天坛都反映出了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了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了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且不说,祈年殿、皇穹宇这些形体巨大、工艺精制、构思巧妙的殿宇,即便是在天坛的一些细节处理中也体现着这种作用。连接寰丘坛和祈年殿之间的“丹陛桥”也叫海墁大道,它从寰丘的成贞门到祈年殿大约360米。看似平坦的大道却暗藏玄机。亲自为我们做导游的天坛公园管理处文研室主任林冬生说出了其中奥秘。
林冬生:天坛的丹陛桥这条路非常平整,它区分成三块,中间是神道(走神的地方),左手是御道(走皇帝的地方),右手是王道(走大臣的地方)。最高点往两边都看到树腰了,如果到了紧南端成贞门也就将近80厘米到1米左右高度,但是又看不出那边很低,就是很神奇的一条御路。
来自希腊的摄影师乔治是天坛公园的常客,天坛是他镜头下表现较多的北京题材之一,对于林主任提及的丹陛桥的玄机,他也极为惊讶。
乔治: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天坛,我来过这里很多次,但我每次都会学到些新东西。比如,像刚才说的那个桥,它不是平的,一边高,一边低,
我从来都不知道。我所看到的这些都是设计,建造非常精妙,这些建筑都是相互关联的,对于我来说,如果想看老北京那就来看中轴线。
丹陛桥上的大路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很多游客到这里的时候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只是在导游提示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有趣的现象。这样的设计又是为了什么呢?
天坛公园导游张华伟给出了答案。
张华伟:丹陛桥是南低北高,
在南边可以看到两侧树的中间部分,到了北边就可以看到树梢部分了。实际上,这座桥高度落差只有三米,所以在上面走没有太大的感觉。
古人之所以这样建造,为了让皇帝从南走到北的时候,有步步登天的感觉,皇帝在祭祀的时候,上天就能听得更加清楚,所以说才把丹陛桥修成了这个样子。
如果说丹陛桥仅仅是连接圜丘坛和祈年殿之间的路,它就不会称之为“桥”。
它的另一个有趣之处就在于这条大路之下还藏着一个的拱券型的涵洞,正是这个券洞的存在才使“丹陛桥”的名字实至名归。去过天坛的人大多数都漫步过丹陛桥,几乎没有人发现在桥下北侧有一个券洞,这个券洞也叫进牲门,它是东西走向横穿桥下的。即便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从这里走过也有一股阴森之气。它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呢?天坛公园导游张华伟为我们揭晓了秘密。
张华伟:面前的这个门洞连接着一条隧道,在古代用来让祭祀动物通过的。古代,在天坛豢养祭祀动物的地方在西边的牺牲所。但是,制作祭品的厨房“神厨”却在天坛的东边。丹陛桥是供神仙和人走的,让动物从桥上面走是对神、对皇帝的不敬。因此,人们就在丹陛桥下开了一个隧道专供动物通行,这一点实际上跟现在的立交桥功能是差不多的。由于动物从西边进来,然后再从东边出去被赶到神厨宰杀,因此,也有人将这个门洞戏称为“鬼门关”,动物从这边进去,再从那边出来一去不复返了。
"鬼门关"听上去这个名字有点吓人,其实它更能体现中国古人在因应实际困难,解决实际难题的巧思和生活智慧。天坛公园管理处文研室主任林冬生给出了他对丹陛桥的独家解读。
林冬生:有人说它是北京最早的“立交桥”。过去的桥都是单面的,丹陛桥上头走的是神、皇帝和大臣,底下走的牲畜,就相当于80年代以后的立交桥了。还有一个等级(观念),上面是祭祀的神道,不能其他人和牲畜走上头,所以特意开了这么一个隧洞,有了洞我认为它就叫桥了。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行进在丹陛桥的大道上,纵观南北。抬眼望去,是恰似天宫中琼楼玉宇般雄奇壮丽的建筑群;而展望东西,苍松翠柏宛如瑶圃仙苑,给人以神秘、宏伟、壮阔之感;而在桥下用黄绒线捆好的祭祀用的牲畜,用木盆盛放的活鱼,在击鼓奏乐穿过进牲门,进入位于东北角的宰牲亭......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一切又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中国建筑史》一书中,把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中统率全局的轴线称之为“中轴线”,并且指出“世界各国唯独中国对此最为强调”。北京的城市营造就遵循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经典原则:即以皇宫为中心,并将主要建筑物部署在由宫殿向南北延伸的中轴线上,左右取得均衡对称,再加上高低起伏变化,构筑出一个在空间布局上最大限度地突出“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大一统思想。
天坛作为中轴线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正是这种气魄和规模的体现之一。
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项目《北京中轴线的智慧》,由北京广播电视台外语广播中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