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社科评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3)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实践要求

第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做到文化建设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构筑中华民族及每个人强大的精神家园。

第二,文化的创新和生产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大力讴歌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凝聚共识,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补足精神上的钙。当前,我们还要坚决反对和警惕“文化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浪潮下,高雅文化及文化理想追求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侵扰人民文化需求的正当选择。此种倾向不能听之任之,必须进行治理和纠正,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三,着力解决好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自然地理环境、历史传统、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分工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及其实现相应地产生了城乡、区域、行业等差异与不均衡。此外,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包装轻内涵、重形式轻内容、重技术轻艺术、重城市轻农村等问题。对此,不仅要深谙“弹钢琴”的协调艺术,而且还要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务实态度,通过补短板强弱项,逐步实现我国文化事业平衡、协调、和谐、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