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上海:“大师剧”成校园文化新风尚(3)

演者观者皆受教。师生不只是“大师剧”的排演者、创作者、传播者,更是受众对象,在编、排、演、观的过程中,高校师生以自我教育的形式实现了“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以专业提升美感与校史教育形成精神共鸣

在《清贫的牡丹——王振义》等多部“大师剧”的创作过程中,师生演员搭起了“流动剧团”。虽然是“临时班子”,但他们在创作上丝毫不含糊——从剧本孵化,到表演技巧,再到灯光和舞台设计,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引导各高校在创作中以真实再现历史,以专业提升美感,以感染增强传播,打造有筋骨、有思想、有温度的精品,找准文化和教育合力育人的最佳结合点。

上海:“大师剧”成校园文化新风尚

同济大学排演《国之英豪》,学生演员在研读剧本。资料图片

以上海理工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为原型的“大师剧”《刘湛恩》,剧情层层回推,还原了一位学识渊博、致力革新的教育家,一名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爱国烈士,一个有血有肉的丈夫、爱意浓浓的父亲。学生演员们都是零基础,要从最基本的形体、发声、表情控制、呼吸把握开始训练。排练中,需要花很多精力去揣摩和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也由此一点一滴走进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校史教育形成精神共鸣。依托“大师剧”《刘湛恩》,上海理工大学成立戏剧工作室,工作室以“戏剧+思政”的理念,定期开展大师工作坊、戏剧论坛,由专业戏剧老师指导学生分组学习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