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苗族银饰、汉代陶牛……非遗国宝传递牛年祝福

苗族银饰、汉代陶牛……非遗国宝传递牛年祝福
2021-02-14 21:29:17 央视网

贵州的潘雪,是一名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传承人,和所有的非遗传承人一样,她也用自己的方式,传递了牛年的祝福。

苗族银饰锻制手艺人潘雪:

苗族银饰,工艺水准极高,每一件作品都要在960摄氏度的高温中熔炼。在承受千万次锻打、压制、拉丝、编结、錾刻等30多道工序后,银饰才能以优美的姿态示人。

苗族银饰、汉代陶牛……非遗国宝传递牛年祝福

苗族银饰锻制手艺人潘雪:就比如拿我们这次做的牛头的这个吊坠来说吧,第一步呢,咱们就需要先熔银。熔好银之后,我们要把它锻打成型,做成一个银条这样的一个形状。拉丝工艺最考验银匠的手艺,经过52道拉丝环节,一根银条,可以拉成头发丝的大小。就大概先把牛头的这个形状,用银丝把它编出来,把银丝在图案里面一圈一圈地填充好。然后我们会进行一个就是焊接,把我们做好的两面的牛头,把它焊接在一起。我们再进行一个清洗,就完成了。

苗族银饰、汉代陶牛……非遗国宝传递牛年祝福

苗族银饰锻制手艺人潘雪:牛年是苗族最为吉祥的年头, 牛也是苗家的守护神,以牛的形象作为创作主体,也是希望母亲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归真返璞六畜之首质本为农

农业是古代中国的经济支柱,农耕文化中牛不可或缺。今天的“博物馆寻牛”,我们一起犇向国家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透过珍贵文物,探寻农业史上的牛形象。

一眼望去,像一张萌萌的人脸,其实,这是一件农用铲,学名叫古耜,用野生水牛的肩胛骨制成,巴掌大小的它,出土于距今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仔细观察,骨耜的边缘严重磨损,应是河姆渡人长期用它平地、挖沟、排水造成的。骨耜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170多件,说明那里的稻作农业已经成熟。

苗族银饰、汉代陶牛……非遗国宝传递牛年祝福

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翟胜利:在这一时期,中国境内还没有出现驯化家养的牛,这件骨耜应该来源于野生的水牛,牛与人类社会之间,以骨耜这样的方式影响了人类早期的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泰国总理巴育用中文说出牛年新春祝福

    2021-02-10 10:50:06 泰国总理巴育

    多彩年画传递节日祝福

    2021-02-11 14:55:37 年画

    牛年说牛:会写“日记”的牦牛

    2021-02-12 20:59:27 牛年说牛:会写“日记”的牦牛

    牛年说“牛” 国际人士拜大年

    2021-02-14 17:39:58 牛年说“牛”

    北京“和平菓局”打卡过牛年

    2021-02-13 11:19:28 北京“和平菓局”打卡过牛年

    牛年将至 欢乐迎新春

    2021-02-11 11:11:12 新春

    伦敦唐人街筹备牛年春节

    2021-02-08 09:21:01

    牛年只有354天!关于牛年,还有哪些知识点?

    2021-02-13 09:45:17 牛年只有354天

    牛年画牛新春报福

    2021-02-12 0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