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农历牛年春节,黔中大地处处年味十足,市场里灯笼轻摆,年货琳琅满目。
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不少迎新春活动改在线上举行,但年味没有“打折”,人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年味。
传统工艺品热销
小年时节,记者来到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西麻料村,叮叮当当地敲打声不绝于耳。全神贯注加工银饰的师傅们轻敲细磨,一件件精妙绝伦的银饰制品在他们手中渐次成型。
“银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年货。”西麻料村村委会主任潘国峰告诉记者,全村的银匠已经忙活很久了,大家都在抓紧赶制产品,以满足假日市场需求。
西麻料村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已有600多年的银饰锻造历史,目前全村近70%的村民从事与银饰锻造相关的工作,所制作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热捧。
近年来,西麻料村发挥银饰锻造历史悠久的优势,大力发展以体验为主,兼顾吃住行游购娱的乡村旅游,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潘国峰说,村里目前有客栈和农家乐10余家,“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我们的生意一定能越来越好”。
作为贵州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商品,银饰如今也搭上了工业化快车,加快了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步伐。
在位于贵州省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玉蝶生产基地的贵银生产示范基地生产线车间,记者看到,一条长约6厘米的银条放在雕刻台上,操作员用鼠标轻轻一点,机器就按照计算机事先设计好的图案开始雕刻花纹,不到半分钟,一枚制作戒指用的银条就雕刻完成。
操作员胡贡家告诉记者,以往通过人工雕刻该型号的银条,需要耗时两三个小时,现在不但时间缩短了,而且机器雕刻的纹路比手工雕刻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