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大考,内蒙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千里草原各族儿女坚定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策马扬鞭,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不仅推动着内蒙古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也为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增添动力。
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过去,在草原上开矿成为内蒙古资源性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露天煤矿的开采也一度让美丽的大草原变得满目疮痍。
痛定思痛。2020年,锡林郭勒盟将六成以上的区域划入了生态保护红线,对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浑善达克沙地柏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等6个自然保护区内67家工矿企业的73个采矿权和77个探矿权进行了依法退出及注销。目前,自然保护区内工矿企业退出比例达到100%。今后,草原将不再新上矿山开发项目,草原上不再开口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全力保护好锡林郭勒大草原,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美丽风景线。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四个层面设计,锡林郭勒盟进一步完善保护草原生态制度体系,制定出台一系列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性文件,将62.35%的区域面积纳入保护范围,草原、森林、湿地等重要生态资源区全部纳入红线管控;兴安盟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补短板上下功夫、求突破,创新提出了“红色底蕴、绿色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向优。
从曾经万里飞沙的毛乌素沙漠,到被称为“中国魔方”的草方格,沧桑巨变,是内蒙古建设祖国北疆绿色长城,加强荒漠化防治的生动实践和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