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
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上线
1月22日,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开发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正式上线,发布全球相关病毒基因组和变异分析信息。
据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负责人介绍,高质量的基因组序列及其变异位点的注释是病毒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础和保障。2月28日,“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2.0版上线。基于全面的数据,2.0版对数据进行初步粗评,如在“基因组序列发布”“变异数据统计”“变异注释”栏目中提供每一条基因组序列和每一个变异位点的质量评估信息,助力新冠病毒科研工作。
此外,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搭建了全球冠状病毒组学数据共享与分析系统,中华医学期刊网上搭建了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共享交流平台等,以促进信息共享,让科研成果能够迅速得到整合,并助力抗疫工作少走弯路。
截至12月18日,由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发布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已为17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9万访客提供数据服务,数据下载超过2亿条。
动物模型
再现疾病发生发展动态过程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积极推动了动物模型的研发和应用,将其作为五个攻关方向之一,组织国内的优势单位,充分利用在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中东呼吸综合症等历次研究中有基础的单位,第一时间建立了动物模型,为科学家认识疾病、病原体、传播途径、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动物模型是在实验室里研制的新冠“病人”。疫苗和药物都要经过这种特殊的“病人”的检验,才能用到真正的病人身上。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在国际上最先建立动物模型。通过建立人源化转基因小鼠模型、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等,率先突破了药物和疫苗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关键技术瓶颈,再现了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不仅明确病毒传播途径,同时用于有效药物的筛选和验证疫苗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