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想在这场战斗中尽一份力,有些人可能会彪炳史册,有些人却默默无闻。赵振东属于后者。
2月15日,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的郑忠伟以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的身份找到赵振东,说需要一位懂疫苗研发的科学家担任疫苗研发专班技术支持小组组长,但不能直接参与疫苗攻关,只能帮五条技术路线的12个研发单位出主意、想办法,把自己的IDEA无偿分享给大家,解决研发中出现的各种难题。
“郑院长说了,再难我也要上!”两天后,赵振东抛下手头多项课题,担任专班技术支持小组组长。
疫苗研发专班成立之初,赵振东与相关工作人员密集调研,两天时间就走访了北京科兴中维、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国生物、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等在京新冠疫苗研发单位。
“围绕灭活疫苗的毒种选择、重组蛋白疫苗的抗原均一性、疫苗ADE效应、动物有效性和安全性实验安排,以及实验室疫苗和生产疫苗在审评审批过程中的区别、体液免疫应答等问题,振东向研发单位提出多项重要建议,切实解决了研发中的困难。”郑忠伟说。
值得关注的是,他还总结新冠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抗体等研究进展,深入分析国内外不同疫苗研发技术路线的优劣,积极为我国新冠疫苗的科研攻关建言献策。
在争分夺秒做好“神助攻”的同时,按照疫苗专班工作部署,赵振东第一时间投身《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编制工作。
“如果没有相关标准,即便疫苗研制出来也没有地方生产。”郑忠伟回忆,在国家卫健委牵头下,仅用两三个月就形成了文件。
其中,赵振东承担《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通用要求》防护水平分级、安全管理等章节编写、全文技术审核,他提出的多项菌毒种保存等风险防控关键项被写入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