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盒上的羌绣装饰
成博 川观新闻记者肖姗姗/文汪衡/图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我正在山里劳动,是一株被连根拔起的茶树救了我。”11月5日下午,曲山镇唐家山村党振兴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红向“文化扶贫在行动”四川站记者一行讲述了自己走上羌族古茶种植开发故事。
如今,由吴红发起成立的振兴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出社员104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先后培训群众367人,带动曲山镇668户群众自主采茶、49户自主制茶、销售北川羌山手工茶,每户每年直接增收5200元以上。在2018年底合作社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直接增收金额达15万元以上。
吴红向记者介绍古茶树保护
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前,吴红本是唐家山村当地一名普普通通的养殖户,和他的丈夫一起,支撑着一个六口之家幸福、安稳的生活。但是地震改变了一切,吴红的丈夫、儿子和婆婆在地震中丧生,留下吴红和她的女儿,以及年迈的父亲相依为命。
既然从灾难中活了下来,就要坚强地活下去,这是从失去至亲的伤痛中恢复过来的吴红,给自己的鼓励。回想起那棵在地震中救了自己一命的茶树,吴红觉得冥冥中这是一种缘分,于是她开始向当地一位老师傅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茶技能,并逐渐成为北川羌族自治县羌茶手工制作技能大师,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羌茶手工制作传承人。“我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开始学习做茶,手工艺制作和山里的古茶树是我看到的本地制茶优势。”
茶盒上的羌绣装饰
但是创建羌族古茶生产企业需要资金,刚刚经历地震的吴红一时拿不出这笔钱。她想到了向乡亲们集资建立合作社。“但大家都知道,我之前从来没有做过茶,不相信我,”吴红说,起步阶段没有村民愿意参与她的茶企,“我就拿出丈夫和儿子的死亡抚恤金,进行最初的投资。然后雇佣当地村民到我这里学习和参与手工制茶。”
品质是吴红最看重的东西。为了确保品质,她走遍附近的大山,鼓励村民们抢救地震中受损的古茶树,打通原料端。羌族古茶的生产要求纯手工制作,杜绝色素等添加剂,这是吴红严格把关的生产流程。就这样,吴红的茶企渐渐打开销路,形成了一大批稳定的消费者。
“在产品销售上,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卖茶叶,北川当地的羌族元素也被加入到了我们茶叶的包装上,”吴红向记者展示了饰有羌绣的茶叶外包装,“茶艺和茶文化,和羌族古茶本身是融合在一起的。”
吴红向记者介绍羌族古茶生产流程
带着融合了悠久的羌族传统与多元的民族文化的羌族古茶,吴红先后参加了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礼品展、欧洲巡展、日本非遗展,成都国际非遗展,武汉非遗展,泸州特色商品展等各类展示展销展演活动,每年的茶叶产量也从最初的十几斤扩大到5000多斤,并在2016年开通了线上销售渠道,“现在每年80%的产量是通过线上渠道销售出去的。”
在茶企取得初步成功后,吴红再次发起成立振兴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这一次,乡亲们没有再拒绝她,“一万块入一股,有的村民一次就入了6股。根据我们目前的经营,每股年终保底能够分红一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