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的审计坚守之三:
为脱贫攻坚贡献审计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扶贫审计工作综述(下)
精进笃行,充分发挥审计“经济体检”功能
为确保扶贫审计取得成效,保证国家扶贫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在审计署的统一领导下,广大审计人员紧扣“精准、安全、绩效”,充分发挥审计“经济体检”功能,做到“治已病、防未病”,让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党的扶贫政策真正落实到贫困群众身上。
——聚焦精准,用行动丈量扶贫精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为此,扶贫审计也必须聚焦精准,锁定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提供精准审计建议,为服务脱贫攻坚提供坚实保障。一山一水勘实地、一账一册查资金、一家一户访实情,这正是审计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清晰表达。2015年,审计署驻长沙特派员办事处在扶贫审计工作中,揭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等问题,引起中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认真采纳审计建议,及时快速地展开整改。该地区历时4个多月,先后组织25万名干部进村入户,确定了18类98项指标体系,对全区488万农户、2000多万农民进行全面细致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严格筛查出634万贫困人口。2016年5月,在国家组织的中西部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中,广西贫困人口识别精准率达99.76%,居全国首位。在党的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推动下,在广大扶贫干部的努力下,马山县已经于2020年5月顺利摘下贫困县的帽子,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阔步迈进。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大量扶贫资金和项目在这里使用和实施。为保障资金和项目安全,成都办审计人员深入大山深处,用脚步丈量着扶贫资金的使用“精度”。“叔叔,您上次问我学校有没有发助学金,以为您就是问问,今天我去取款机取生活费,发现卡里多了1500元,谢谢您,审计叔叔!”2019年的一天,一名中学生用略显羞涩的声音给成都办的扶贫审计人员打来电话。这份缘分,来自该办的一次延伸审计。审计人员在核查大小凉山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时发现,由于教育部门和扶贫部门信息不共享,致使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应享受而未享受国家助学金以及寄宿生补贴等教育资助。审计指出问题后,当地文教局迅速整改,实地查访核实,完善相关程序,将助学金补发到贫困生手中,切实解决他们的难题。同时,对照四川省审计厅和成都办联合编制的《扶贫风险提示清单》,检查尚未落实的风险点,制定了《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实施细则》《学生资助政策》等文件,进一步细化了教育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办法。近两年,通过扶贫审计,审计机关持续助推扶贫政策精准落实,促进了四川省2600名适龄儿童少年重返校园,6550人基本医疗得到保障,1800户贫困户保障房配套设施得到完善,1000人饮水水质不达标问题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