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这种气概下,新中国才能排除万难赢得胜利,并给敌人以真正和长久震慑。此后毛泽东也经常利用美国人惯用的“战争边缘政策”,在适当时机下“给美国人一点颜色看”。
在斗争方法上注重策略
在斗争意志上的坚决果敢不意味着不讲策略。中国共产党在对美斗争中始终注重把握边界、节奏、尺度,以推动事态朝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比如我们在斗争中始终明确我党的对美战略目标不是破裂,而是缓和。抗美援朝结束后,毛泽东利用各种外交场合,主动向美国表示和解之意,表示“为了和平建设的利益,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建立友好关系。我们相信,这一点,总有一天会要做到的”。
避免对中美关系不抱希望,也要避免对中美关系期望过高,我们在斗争中从来不忘“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在抗美援朝期间,我方一方面与国际社会保持沟通,特派伍修权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阐述中国对朝鲜战争和台湾问题的立场;另一方面不理会美国的“和平”试探,集中精力争夺战场上的主动。正是通过以斗争求缓和的战略,中国在强敌环伺的恶劣国际环境中实现生存和发展。
以持久求平等
强国战略不仅要注重方法,更要注重步骤和节奏。新中国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开辟出“以持久求平等”的强国战略。
在追求与强国对等中走向强大
以斗争求缓和,缓和的关键标志是中美建交。中美建交不难,难的是双方在建交条件上达成一致。新中国提出的建交条件是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的基本要求,然而这在美国看来则是不可思议。美国沿袭其百年来对中国的帝国主义思维,将新中国看作以往历届靠依附强国才能维持统治的买办政府。对此,中国共产党态度鲜明,那便是“不平等、毋宁战”。这是中共党人多年来与各类反动势力作斗争的宝贵经验。抗美援朝恰恰就是这种坚定立场在新中国成立后以国家为主体的第一次激烈表态,并第一次在军事领域与世界第一强国打成平手,这极大树立了中国人民抵御强国、追赶强国甚至终将赶超强国的信念。以抗美援朝为起点,新中国在求平等的进程中一步步走向全面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