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兵支书”?在贵州安顺市,退役军人村干部被称为“兵支书”。目前,安顺市共有“兵支书”709人。他们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在脱贫攻坚的新战场上再立新功。
“退役军人在服役期间养成的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正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所需要的。”安顺市委书记陈训华表示。
如何选好“兵支书”?安顺市把退役军人作为村级后备干部的重要来源,建立市、县、乡三级农村优秀退役军人管理台账,目前共储备农村优秀退役军人1316名。
安顺市依托“领头雁”实训基地,分批选派“兵支书”跟班实训,抓住全市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3年行动的机遇,推荐优秀的“兵支书”免费参加学习提升学历。
如何让“兵支书”安心扎根农村?安顺市采取“固定工作+绩效补贴”的方式确定待遇标准,发展集体经济贡献突出的“兵支书”可以获得一定奖励,同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收入。
“兵支书”有位置更有责任。安顺市探索建立了“兵支书”工作责任清单,“兵支书”提出任期目标和拟办实事计划,报上级党委审核后向村民公开承诺。
一系列组合拳,让“兵支书”们迅速成长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
在安顺市普定县白岩镇韭黄村,“兵支书”杨守亮上任后,将韭黄村74名退役军人组织起来,按“1+9+N”组成战斗班组,实行“支部+合作社+村级公司+农户”模式,发展韭黄等产业;同时还组建销售“尖刀排”走南闯北找市场。经过3年多的发展,韭黄村的1646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将近1.6万元。
今年4月,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猫营镇黄鹤营村退伍军人黄恒礼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在村里成立产业发展党小组,今年村里种植辣椒、养殖高山小黄牛、林下养蜂。农产品走出了大山,乡亲们的日子日渐红火。
为让“兵支书”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安顺市通过贴息贷款、技术培训等政策,鼓励“兵支书”们领办合作社、村级公司等村级经济合作组织,出任农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目前,安顺市有121名“兵支书”领办、创办的合作社(村级公司)127个,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领头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新伟吴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