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雍县厍东关乡陶营村,村民杨才貌特意拉住了记者,打开手机展示自己发布在社交网络上的短视频,取名为“功夫果农”的账号,点滴记录着日常种树趣事,也展现着他每一个即时的灵感与创意。“我现在就想把视频拍得棒棒的,把粉丝攒得多多的,丰收时节把我们的玛瑙红樱桃卖到更远的地方去!”互联网的渗透,让曾经贫困的人们开拓出更宽广的视野,找到致富路上更多发力点。
在赫章县中医院,记者发现,从广州番禺来帮扶的骨科医生陈潮锋在面对病人时,已经能够熟练地说起当地方言。2018年开始,原计划三个月的帮扶时间,主动延长、再延长,现在,他说自己已经彻底融入了这座县城。“越来越觉得,自己可以使的力气还有许多许多。”今年的中国医师节,陈潮锋正式收下三个徒弟,将更多复杂骨科手术的技术和理念深深植入这里。在东西对口帮扶的实践中,人们瞄准的不只是脱贫,更是如何在贫困地区“造血”。
在贵州这片土地上,更多动人的瞬间、鲜活的故事,正在缓缓流淌。其中的变化,实实在在又真真切切。
采访中,人们对未来的规划和愿景普遍清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而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离不开整个社会稳扎稳打的“内功修炼”。脱贫攻坚,这是当代最生动、最真实、最具说服力的中国故事。回望绵延起伏的乌蒙山,回望这里的人和事,我们看到了这片热土上的希望——
骔岭镇小屯村,处处花香怡人。过去,乡亲们住山沟里,吃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养花。如今,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花园,一簇簇、一朵朵,迎着阳光绽放。
这种景象,胜过千言万语。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发展的机遇惠及阳光之下的每个角落、关照大山深处的每个个体,共同携手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将是每一个为之全力奋斗的中国人,留给2020年的独特印记。
新疆:让世世代代的贫穷彻底断根
光明日报记者王瑟刘平安光明网记者姚坤森
近日,记者一行走进新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进行为期一周的“行走脱贫攻坚52县”集中采访,对于新疆10个未脱贫县,记者最大的感受是:这里自然条件艰苦,但各族群众正以最大的努力,奋力脱贫。特别是那些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奋斗的群众,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我们。
光明日报记者王瑟(右一)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巴仁乡的工厂里采访。资料照片
采访中,除了路过城市街道,在县与县、乡与乡之间基本都是沙漠公路。密集的采访中,记者脑海里始终萦绕着一个个年轻奋斗者的形象——
24岁的木塔力甫·托合提如孜是新疆于田县澳居鲁克村2014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11月应聘到于田县希吾勒乡津垦牧业做保安工作。6个月间,他跟着援疆干部陈越超学习维修,顺利考下了电工证和焊工证,从维修学徒升到维修组组长,月收入也从保安时期的1500元翻倍到3000多元,家庭脱了贫,工作也充满了激情。
陈越超告诉记者,刚接触木塔力甫·托合提如孜时,有件事让他印象特别深刻。有一次厂区一辆拖粪车坏了,木塔力甫·托合提如孜二话没说就钻到车底,把车修好了,他这股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头让人感动。“这也是他能把一项工作做到极致的原因。”
如今的木塔力甫·托合提如孜已是7个人的师傅,他的大徒弟年龄足足比他大了一半,但指导起维修工作,他的“范儿”让人忘了他只有24岁。掌握一门技术为木塔力甫·托合提如孜打开了一扇门,他的语言沟通能力、自信心等都有明显提高。
喀什地区莎车县艾力西湖镇前进村的伊不拉吾木·买买提今年已经67岁,但他并没有停下脱贫的脚步。他四处求教养殖技术,靠饲养3头小牛走上了脱贫之路。去年,他家人均收入已达1.7万元,今年更可以达到1.8万元,还养了30只羊,种了20亩地。老人笑着说:“党和政府出台了这么多好政策帮助我们,我一定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大的幸福。”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皮拉勒乡依也勒干村4000亩的林果基地,71岁的吐尔地·乌拉音天天来到自己管理的300亩林果地里,除草、剪枝、浇水,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管护着这些林果树苗。说起现在的工作,老人兴奋地说:“别看我老了,但我的心一点也不老。我每年要参加5次以上的技术培训,就是想通过我的手,让世世代代的贫穷彻底断了根,让我们的后代生活得更幸福。”
他们,只是一路采访中遇到的三个人物,还有许许多多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各族群众,他们通过就业找到人生方向,通过创业发现自己的潜质,通过易地搬迁“触摸”到外面的世界。新疆10个未脱贫县的脱贫之路早已不只是脱贫这么简单,精气神的质变已经点燃了各族群众的奋斗激情,他们早已在致富路上开始了快步奔跑。
宁夏:宁夏西吉的那些人
光明日报记者杨飒
在宁夏西吉的采访时间只有短短两天,但总有一些人让我印象深刻。
当我们在单家集看到单耀军时,大家都惊讶了一小会儿,一位同行率先打破静默,问道:“你家是贫困户吗?”单耀军一米九的个头,皮肤黝黑,身材壮实,说起话来中气十足,精神头极好。这和一般人印象里贫困户的形象不太一样。一问才知,2011年和2017年单耀军先后做了股骨头置换手术和心脏搭桥手术,家里劳动力没有了,治病还欠了不少债,因病致贫。即使这样,他也没放弃,病情稍微好转后,就贷款10万块钱,开了一家调料店,做起流动宴席餐饮,专做民族传统的“九碗十三花”。现在一家人一边还债一边谋划着好日子,尽管今年可能还要做一次手术,单耀军还是说:“只要能干得动就要一直干,债慢慢还。”从与单耀军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只要精气神不丢,日子总能好起来。
光明日报记者杨飒(右二)在宁夏西吉县采访。资料照片
马连杰的养牛场目前有200头牛,他说这些都是“预备牛”,如果在市场上收购的牛不够了,才会用上这些牛。4年前马连杰在活畜市场上偶然遇见了广东来的火锅店老板,抓住机会给火锅店供牛,现在这成了他的大部分生意。从市场上收购活牛,原价发往广东,一头牛收200元经销费,1至2天就能送出一车,一车30头……说到此处,他又嘿嘿地笑起来。马连杰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一笑起来眼角的皱纹都流淌着好日子的富足。他带出了五六个徒弟,里面有好几个贫困户,除了教他们识牛养牛以外,他自费给他们各家买了十头牛。问他怕不怕徒弟们和他竞争,他说只要市场足够大就不怕,并且关键是抢货的时候“一定要跑得快”,早点把货源定好,说着马连杰又笑了起来。即使已经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马连杰仍然透着勤劳肯干的气质,他说未来还要把牛场扩张到能养1000头牛。
常晓明在2015年回到芦子沟村种植杂粮,2017年成立宁夏兴鲜杂粮加工基地(有限公司),每年能为村里解决120余个就业岗位,为农户免费提供杂粮种子和种植技术。作为科技特派员,刚开始回村时常晓明花了不少时间研究芦子沟适宜种植的杂粮品种,以及怎么样把杂粮种好。“因为情怀!”问起常晓明为什么要回乡种杂粮,他总是这样说。
一个记者朋友在采访中遇到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一问才知是北京一所知名大学毕业。朋友惊讶于他既已走出家门读书为何又要回到这贫瘠之地,他却说回家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想正是因为有像这个小伙子和单耀军、马连杰、常晓明这一代一代的西吉人,在西吉长大,看西吉发展,不甘放弃、奋斗不息、勇攀“六盘山上高峰”,才让生活在这“苦甲天下”之地的人走向脱贫致富,过上甜滋滋的生活。
《光明日报》(2020年09月30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