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国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记者:目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复工复产情况良好。巩固扩大这一成果我们有哪些优势?
刘伟: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这说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有很强的韧性,中国经济能更多立足国内市场循环起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国能够持续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信心来自“天时”——中国经济仍处在发展的“青年期”,体格壮,扛摔打。
一方面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深入发展阶段,去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突破60%,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70%以上降至目前的30%以下,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服务业显著增长。
另一方面,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我们定下目标,到21世纪中叶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些都说明,中国经济仍处在抗击打能力较强的“青年期”。
信心来自“地利”——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空间大,易腾挪。
看内需,2019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5万亿元,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1万亿元。看潜力,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和城乡发展情况差异较大,这是短板也是潜力所在。东部发展速度缓下来,中西部发展速度赶上来,持续增长的后劲强、周期长。地域广,腾挪空间也大。疫情防控期间,我国有1000多个县城没有发生过疫情,这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和经济秩序的恢复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中国经济是大国经济,具备“两个80%”特征:80%的劳动力、资金、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由国内供应;80%的产出在国内市场销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2008年以来,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年超过100%,中国有能力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