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曾经走过的抗疫岁月,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很有感触。
艰难时刻,他们互相鼓劲儿。感动瞬间,他们珍藏于心。全国一盘棋,同心抗疫,终于迎来最后的胜利。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主任付守芝:对于这些老人的话,“一人一策”这个方案是非常关键的。危重症患者因为家属要隔离等原因,我们既当医生、当护士,又当患者的儿女。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邱海波:我们会在床边仔细地观察,他到底这个疾病是怎么个过程啊?我们的治疗到底有效还是无效?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都在拷问着每一个医生和护士。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建平:其实最艰难的应该是在武汉的1月中下旬,对新冠肺炎疫情也不是很认识,不是很了解,也是个“遭遇战”。我们这一次,无论从国力也好,我们医生的救治能力也好,都要比2003年SARS要强得多。我相信这样的疫情也会得到控制,所以有这种信念之后的话,我们继续努力。
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街道丹南社区党委书记胡继伟:我们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其中中老年人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平时喜欢到外面聚集聊天、串门。当时疫情来的时候,我心里就有点着急了,我们拿着大喇叭,在每家每户门口进行宣传,讲防疫的一些措施,告诉大家戴好口罩。有些没有戴口罩的,我们赶紧给他递上口罩。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科护士尹茜:我们病区里有个91岁的老爷爷,他的身体机能是十分弱的。但是我们全方位照顾下来,老人平安出院了,那是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不因为年龄高龄而放弃每一个生命生存的可能。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过去我们老觉得这些“90后”,这个娇生惯养的靠不住,在家里可能什么都不干。但是到了武汉前线,他帮病人收拾大小便、生活护理,搬氧气瓶......氧气瓶是又沉又高的,“90后”护士一个一个往里拽,穿着那么厚厚的衣服、戴着口罩,那么艰难的往里挪移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上游的防控,中间我们疾控的人员,我们的社区的工作人员,还有一些做心理疏导的老师们,每个环节的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抗疫的胜利。
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街道丹南社区党委书记胡继伟:在这个时候还是我们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这样更坚定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毛青:国家的这种集体意志是我们这次抗疫成功的关键。我们习主席的领导,这种坚强的、坚定的抗疫的决心和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的制度,是抗疫胜利的最主要的一个体制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