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南寨村,村民在收割早稻(无人机拍摄)。梁克川摄(新华社发)
早稻是我国口粮的重要组成部分,早稻产量增减对我国粮食安全有一定影响。今年我国早稻扭转了连续7年产量下滑态势,实现了增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倒春寒、洪涝灾害等严峻考验,早稻如何实现增产丰收?经济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种植面积和产量“双增”
在地处鄱阳湖之滨的江西南昌蒋巷镇大田现代农业基地里,中稻已进入扬花期。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泰晖告诉记者,他今年流转了1.5万多亩土地,种植双季稻1万多亩。今年早籼稻水淹受损严重,亩产只有900斤左右。早籼稻产量虽然有所下降,但收购价格每斤1.30元,有效弥补了产量下降造成的损失。另外,南昌县政府给予种粮大户每亩70多元的双季稻种植补贴。综合来看,今年种植早籼稻收益还算不错。
稻谷是我国居民的主要口粮品种之一,早稻在我国稻谷中占比在14%左右。近年来,我国早稻种植面积持续减少,从2015年的8573.1万亩减少到2019年的6675万亩。
早稻种植面积增加和增产是今年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之举。从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今年早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了“双增”。全国早稻播种面积7126万亩,比上年增加451.1万亩,增长6.8%;全国早稻总产量达2729万吨,比2019年增加102.8万吨,增长3.9%,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的态势。“早稻丰收为保口粮、稳物价、提信心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为进一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坚实保障。”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郭军博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