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细“延期还本付息”
受疫情影响,除了资金缺口,中小微企业还普遍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为了缓解这一“痛点”,中国人民银行与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
具体来看,对于2020年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本金、2020年年底前存续的普惠小微贷款应付利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企业申请,给予一定期限的延期还本付息安排,最长可延至2021年3月31日,并免收罚息。
此外,为了充分调动地方法人银行的积极性,央行还会同财政部对地方法人银行给予其办理的延期还本普惠小微贷款本金的1%作为激励。
政策效果如何?根据最新监管数据,自1月25日至5月15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对1.28万亿元中小微企业到期的贷款本金实行了延期安排,涉及贷款户数75万户,共计157.8万笔;同时,已对559.9亿元到期的贷款利息实行了延期安排,涉及贷款户数57.9万户,对应贷款余额3.44万亿元。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不仅激励了银行更高效地办理贷款延期,还为小微企业在负债管理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其中,部分企业在贷款即将到期时,通过对比后发现,申请新贷款比延期原有的贷款更“划算”,那么企业就会选择新申请贷款或通过其他方式来缓解流动性压力。因此,多家银行也先后对“续贷”工作进行了优化,扩大续贷规模。监管数据显示,已有超过40%中小微企业的到期贷款得到了各种形式的接续融资支持,今年一季度,银行业共办理续贷5768亿元,其中近九成资金投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深挖“产业链协同”
值得注意的是,在助企纾困的过程中,“产业链协同”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这背后更需要稳定的资金流作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