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预期好转,经济景气度回升,发展信心增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均连续4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自3月开始逐月走高,已达54.4%的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复产率持续提升,发电量、用电量和铁路货运量等实物量指标持续回升。企业效益继续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6.0%,前5个月工业利润降幅较前4个月大幅收窄8.1个百分点。
传统动能加快恢复,新动能发展亮眼,经济有望均衡恢复。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和服务性消费正在加快修复,住宿、餐饮企业、旅游景区景点客流或将上升,文体活动、展会及博览会等有望增加,开放度提高,影院、剧场、网吧等娱乐消费开放度可望提高,下半年逐步回归正常水平的概率增加。另一方面,疫情改变短期生产消费方式,一些新产业、新模式受到追捧,无接触经济大幅增长,新经济逆市活跃,有望再创新新高。数字经济持续升温,新媒体、游戏行业发展火热,IT互联网行业的在线教育、视频会议、医疗信息化、远程协同办公、直播带货等需求成倍增长;超市、生活服务等商贸服务业电商渗透率持续走高,网上零售有望保持蓬勃发展。
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针对性和灵活性并举,为实体经济排忧解难。一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为实体经济“造血输血”。今年以来,人民银行通过多次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等,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持续回升,为实体经济信用扩张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保障。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和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2.8%和13.3%,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人民银行通过引导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下行,降低企业特别是实体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LPR利率从上年末的4.15%下降至6月的3.85%,下降0.3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积极的财政货币加力提效,直达基层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5万亿元。其中,专项债券2.37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规模。新发行的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陆续转给地方市县,相关资金分配程序不断完善,加快重大民生工程和项目建设。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缓征中小企业社保费延期扩围,及时惠企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