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我们这个国家能有机会受教育的人不多,特别是广大劳动人民。我们写文章,做工作,一定要把这些人当作我们的对象。”20世纪30年代,艾思奇坚定地开启新哲学通俗化的探索实践,从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毕生精力。
思想是时代的先声。虽然时代不同,但哲学的使命不变——瞭望社会、把握时代,为当代找到表述真理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和自然结果。
所谓大众化,就是为人民所接受、为人民所掌握、为人民所运用,从而指导人民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赢得最后的解放。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
不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抑或是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年代,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几代共产党人血脉中永远鲜活热烈的、一以贯之的,就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人民性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勇于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推向前进。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020年6月30日,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陆婷婷(中)在为观众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