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别山区寻访“城归”大学毕业生(2)

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别山区寻访“城归”大学毕业生(2)
2020-07-04 17:41:20 新华网

让基层成就人才

6月底,正值高校毕业季,安徽省委组织部发出了选调700名优秀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农村的公告。

梦想需要脚踏实地,基层可以成就人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探索推动更多人才振兴乡村。2019年,安徽省委组织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人才智力支持大别山等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若干措施》,从12个方面引导人才下基层。截至2019年底,安徽省9万余名村“两委”干部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38.3%。

不少地方组织部门探索政策激励,吸引更多青年人返乡创业。太湖县实施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行动”,设立每年100万元的专项引导资金、200万元的“村官贷”,扶持“村官”创业项目。岳西县和金寨县分别实施“大学生回乡工程”和“村干部年轻化建设”,通过薪酬待遇激励和打通晋升“天花板”,为优秀青年提供乡镇上挂、企业跟班等锻炼机会。

岳西县来榜镇关河村大学生吴松青回乡之初一度创业受挫,他牵头的木耳合作社亏了30余万元。“多亏组织部门扶持,不仅送我去国企挂职学习经营管理,还给予了创业资金支持,这才渡过难关。”如今已任村委会副主任的他,是远近闻名的“木耳哥”,带动周边乡村300多贫困户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安徽省委党校教授张彪说,时代呼唤更多优秀的年轻人,接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大学生下乡进村,不仅需要提升能力,更需要坚定理想、锤炼作风。

太湖县栗树村是深度贫困村,在浙江、广东闯荡多年的詹晓芳回乡做了一名扶贫专干。

“当初给我的只有一个贫困户花名册。”詹晓芳回忆道。她花了两个月时间,白天对着花名册,把326户贫困户一户户走访了一遍,晚上哄睡刚满周岁的孩子,再一一整理信息和思路。谁家缺资金缺技术、谁家因病负债,这户怎么脱贫、那户给什么帮扶,詹晓芳心里有了数。

栗树村脱贫路留下了詹晓芳数不清的脚步和汗水,全村贫困发生率从30%以上降至0.36%。

乡村给了年轻人舞台,他们在希望的田野上砥砺成长。31岁的方红作为农村创业青年代表,发起创立了县青年创业者协会;25岁的汪链在暴雨积水中抱起89岁的徐桂英老人,转移至安全地带;24岁的付启胜回乡前曾坚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如今作为高湾村最年轻的党员,他总对学弟学妹们宣讲“抓住回乡的最好时机”。

“时间一长,我和乡村、村民都有了离不开的感情。他们的需要,让我找到了人生的归属、奋斗的价值,以及时代赋予的使命。”方红说。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4)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别山区寻访“城归”大学毕业生

在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高湾村,蔡瑞(左一)和村干部们讨论工作(6月18日摄)。新华社发(胡锐摄)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5)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别山区寻访“城归”大学毕业生

在安徽省岳西县方红创办的工艺品公司,工人在制作工艺品(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6)青春,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别山区寻访“城归”大学毕业生

这是方红创办的工艺品公司生产的藤编工艺品(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