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9%,比5月上升0.3个百分点,为3个月来首次回升。同时,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5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回升;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2%,比5月上升0.8个百分点。
对此,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6月份制造业PMI指数有所回升,一方面是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国内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运营均得到改善所致;另一方面,也是随着海外经济重启,外需逐渐回暖,新出口订单得到明显改善所致。
数据显示,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其中,生产指数为53.9%,比5月上升0.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量环比继续回升。新订单指数为51.4%,高于5月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恢复。
数据显示,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先后重启经济,6月我国制造业进出口指数低位回升,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2.6%,高于5月7.3个百分点,造纸印刷、石油加工、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7个制造行业回升幅度大于10.0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47.0%,较5月回升1.7个百分点,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制品、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汽车等6个制造行业高于临界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晋斌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制造业中有很大比例是出口的,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海外需求急剧下降,给制造业带来了很大影响。当下,随着欧美等国重启经济,海外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外需逐渐回暖,出口也得到了改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国制造业进出口指数有所回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外需萎缩的情况依旧不容忽视。”王晋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