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焦点访谈:给总书记写信的这群年轻人,在武汉都经历了什么?

焦点访谈:给总书记写信的这群年轻人,在武汉都经历了什么?
2020-07-03 13:34:27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信中写道:“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体现了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希望,也为青年党员指明了前进方向。而就在几个月前,总书记还给另一群青年党员写过回信。他们是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34名“90后”党员。总书记肯定了他们“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勉励他们“不惧风雨、勇挑重担”。回忆起在武汉的日子,这些年轻的党员说,他们在那里上了一堂最生动的党课。

刘中砥是北大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的一名医生,也是北大援鄂医疗队的一名“90后”党员。他回北京后在工作岗位上非常普通的一天,上午忙完了两台手术,没顾得上吃午饭,他就又到病房查看病人情况。

刘中砥生于1990年,今年30岁,已经有9年的党龄。今年初,当疫情暴发、医院征集去前线的人员时,刘中砥最先报了名。他在申请书上写道:作为党员,我没有任何退缩的理由。

“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应该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刘中砥说,这是他已经去世的父亲、一名老党员,留给他的最宝贵的财富。

刘中砥说:“我的父亲,他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党员。2003年非典的时候,他在抗疫一线工作,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回到家之后就自我隔离,其实我父亲应该也很紧张,但是他职责所在,所以他也是义无反顾地冲在了第一线。这个事在我小时候心里面埋了一颗种子,我觉得学医,参加这种抗疫救人,是一件非常伟大、非常荣光的事。虽然他不在了,但是这种引导的作用一直记在我的心里。”

在父亲的影响下,刘中砥也报考了医学院。2009年,刘中砥19岁时,父亲去世了,但是刘中砥觉得父亲从未走远,因为他也和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医生、一名党员。今年,刘中砥30岁,他主动报名来到了武汉的抗疫一线,就像当年的父亲一样。

焦点访谈:给总书记写信的这群年轻人,在武汉都经历了什么?

3月1日是刘中砥的生日,今年这个生日对刘中砥来说很特别,就在这天,他所在的北大援鄂医疗队在前线举行了党员重温入党誓言的活动。“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这句入党誓言让刘中砥深受触动。

刘中砥说:“在和平年代,为党和人民牺牲这样一句话感觉很遥远。但是我在跟家人告别的时候,我真是想到了这些,因为当时的情景不知道会怎么样,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平安顺利回到北京再跟家人团聚。”

此时,北大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已经在前线奋战了一个多月,这其中的艰辛、危险、劳累,他们时刻都在感受着。也正因如此,他们更加能体会到这句誓言的分量。

生于1992的张佳男也是北大援鄂医疗队的一名党员,和刘中砥不同,张佳男的党龄很短。今年2月25日,张佳男来武汉正好满一个月的那天,她在前线火线入党。

不过,作为一名生活一帆风顺、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的“90后”,张佳男的成长也并非那么简单,每一点成熟和进步都是用泪水和磨练换来的。张佳男清晰地记得,她在武汉第一次进病房,就差点打了退堂鼓。

张佳男说:“我们那天就穿了一个黄色的生化防护服,因为当时的物资也比较紧张,就是各种型号的物资,它比那个白色的还要憋气,当时觉得自己憋得不行了,就跟我们的护士长说,我可能不行,护士长说佳男你再调整一下深呼吸就会发现好很多。”

前线的救治工作比张佳男想象的还要艰难,她忍着恶心和窒息的感觉,在病房坚持了一整夜。那天下班后,她忍不住大哭了一场。

和张佳男一样,每一位来到抗疫前线的年轻医务工作者,面对凶险而未知的病毒,和极高强度的工作,都会感到焦虑和紧张。

焦点访谈:给总书记写信的这群年轻人,在武汉都经历了什么?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队员、北医三院心血管内科护师王维亭说:“第一次要进病房上班的时候,内心是比较紧张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在离我们不到5米的污染区病房里面发生着什么。”

刘中砥说:“我记得第一次进入到污染区,要穿过5道隔离门,每推开一扇门,我们就要做手消,然后门砰的一声就关上了,就觉得心里的弦儿绷得更紧了一点,5道门都过去了之后,整个脑袋大概蒙了有几秒钟,晃了三五秒钟什么也看不见,然后才让自己镇静下来。”

年轻队员的焦虑不安,带队领导都看在眼里。他们快速制定方案,开展党建工作,发挥党支部的力量带动帮助年轻人。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领队、北医三院院长乔杰说:“‘90后’的医护人员相对还是年轻,工作经验不足,能够感受到他们内心的不安,这也是我们最担心的,考虑到面对这么严重的疫情,党员一定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所以我们当时是分成了7个党支部小队。”

在前线的临时党支部成为了队伍的主心骨,每天工作之余老党员们都会和年轻队员谈心,帮他们解决困难,安抚他们的情绪,鼓励他们要勇敢面对挑战。

更重要的是,老党员们每天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示范,让年轻党员们明白了应该怎样去做。

王维亭说:“他们会主动去承担一些危重病人的高风险操作,像我们护理CRRT,还有吸痰他们都是冲锋在前的,丝毫没有犹豫。让我意识到党员的身份赋予了我们一种责任,也让我们意识到在疫情面前我们就应该这样。”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队员、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吴超说:“老党员们率先进到最危险的地方,对我们就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前辈把我们教成什么样子,我们才能成为以后的样子。”

不需要说太多,而是脚踏实地去做,用行动践行自己入党时的承诺。这也是给年轻党员上得最生动的一堂党课。

有党的引领和榜样的力量,这些年轻的“90后”党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也迅速成长起来,更加明白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他们和前辈们站在一起,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以自己的青春守护着这片土地和人民。

1995年出生的王立强总是抢着干病房里最苦最累的活,还坚持每天给病人擦洗身子。给患者处理大小便被感染的风险很高,但每次年轻队员们都是抢着上前。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他专门看望慰问了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这让医务工作者们倍受鼓舞。第二天,北大援鄂医疗队两位“90后”临时党支部书记吴超和王奔,代表全队34名“90后”党员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们的心声。

很快四天后,他们就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王维亭说:“当时我们正在病房里查房,在电视里看到了新闻,一位70多岁的武汉奶奶,一字一句地说道,少年强中国强,还树起了大拇指。当时队员们在听到的时候都是热泪盈眶的,非常有成就感,总书记回信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焦点访谈:给总书记写信的这群年轻人,在武汉都经历了什么?

王奔说:“去武汉确实是这辈子上得最好的一次党课,身为一名共产党员,需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随时为党和国家牺牲一切。自己能够有幸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份子,觉得挺自豪的。”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艰难险阻是对人最好的磨砺。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90后”党员们迅速成长起来,他们有信念,能吃苦,肯奉献,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他们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努力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决胜战“疫”,习近平这样排兵布阵

    2020-02-27 19:55:26 习近平

    习近平的黄河情

    2020-06-10 15:52:09 习近平

    习近平的战疫时刻

    2020-02-29 19:57:06 习近平

    习近平要求科研战“疫”这样打!

    2020-03-03 08:37:34 习近平

    习近平的“大山情”

    2020-04-21 13:37:37 习近平

    这朵“花”,习近平培之固之

    2019-12-17 15:41:45 习近平

    习近平的武汉“情”

    2020-04-07 20:13:14 习近平的武汉“情”

    这朵“花”,习近平牵之念之

    2019-12-18 21:04:35 习近平

    习近平这个讲话为何“十分重要”

    2020-06-03 21:27:54 习近平

    习近平的战“疫”日历

    2020-04-05 18:08:22 习近平的战“疫”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