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托万亚巴格村有劳动能力的769人全部实现就业。今年全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预计达到60%以上,村民脱贫底气十足。
本报记者阿尔达克整理
先搬家再致富
■和宇扬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政协驻古登乡马垮底村工作队队员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属于“三区三州”中的“三州”之一,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下辖的泸水市古登乡地处横断山纵谷区,山峰林立,沟壑纵横,岩层裸露,土地贫瘠,属典型的山地特征,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我主动向单位领导请缨去贫困村,将所学带给那里的男女老少。
初到马垮底村,映入我眼帘的到处是杈杈(木头与篾笆围成)房,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属人畜混居的极度危房,人居环境普遍脏乱差,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民政低保,无产业项目支撑,村民生活深度贫困。
驻村一年来,我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员深入农家讲解政策,动员村民外出务工和易地搬迁。许多村民对搬迁有顾虑,态度强硬,对工作极不支持。我不灰心、不气馁,继续顶着烈日,冒着细雨,一次不成就两次、三次……直到让贫困户心服口服,愿意搬迁为止。如今,贫困村民搬出了大山,大人找到了工作,小孩入了学,老人患病及时就医,村民们钱袋子鼓了,日子越过越好,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如何让马垮底村的贫困村民都能如期脱贫,成了我时常思考的问题。
一是搬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村民,住房问题虽然得到了解决,但这只是达成了基本目标,后续帮扶措施尤为重要,如产业发展、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安排公益性岗位等,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二是只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道路、饮水灌溉、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条件,才能为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打牢基础,把穷山恶水变为青山绿水、金山银山。
三是要让“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贫困村民真正从“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这才是真正脱贫致富的关键!
段志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