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多位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对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

多位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对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
2020-05-28 17:41:14 中国网

多位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对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

5月27日,2020国务院扶贫办与国际机构代表高层对话会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在北京举办。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焦梦叶开)5月27日,多位国际组织和境外非政府组织驻华负责人在与国务院扶贫办举行的在线对话会上表示,中国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对弱势群体采取的帮扶政策全面得当,对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苏国霞首先介绍了2019年中国的减贫进展:“2019年共有344个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1109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三区三州’地区的贫困发生率降到2%以下,‘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基本解决,精准帮扶持续见效,社会帮扶形成脱贫合力,扶贫资金监管力度持续加大。”

苏国霞表示,2020年是脱贫工作的收官之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和国务院组织召开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采取挂牌督战、消费扶贫、建立防止返贫的监测帮扶机制等手段积极应对。

联合国驻华协调员罗世礼表示,相信中国能够克服疫情影响,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他认为习近平主席近期在山西考察时强调“乡亲们脱贫后,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恰逢其时。

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驻华代表、韩国及朝鲜国别主任、东亚区域中心和南南合作中心负责人马泰奥表示,小农户是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群体。农产品是农民重要的生计来源,疫情期间农民工外出务工、农产品的流通交易受阻。他援引斯坦福大学的调研数据,指出今年中国约一半的农户面临2000元-5000元的经济损失。“小农户返贫风险大,收入下降必然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增加了营养不良的风险。”他强调。

联合国妇女署驻华代表安思齐认为,疫情下妇女的就业损失最大。女性居多的非正规就业受严重冲击、封闭期间无偿家务工作延长、美容和餐饮等女性就业比例高的行业陷入停摆等直接影响了她们参加有偿劳动的能力。她注意到中国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减贫的承诺,指出保障妇女合法权益,表示此举有助于弥合性别差距,建设更全面的小康社会。

国际劳工组织中国与蒙古局局长柯凯琳认为疫情对劳工的冲击很可能比金融危机时更严重,尤其是少数民族、妇女和农民工群体可能在疫情中严重受创。她建议中国通过发展养老产业为数百万的低收入女性提供工作岗位,用失业保险帮助农民工渡过难关。“我们知道中国政府已经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建议发展灵活就业和数字产业,为低技能和高技能人士提供更多工作机会。”她说。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表示,中国抗击疫情以及减贫的经验为全世界带来了启示,中国应对疫情的措施展示出了强大的抗冲击能力。同时,疫情也提醒中国和全世界将医疗健康和保障体系更多的向弱势群体倾斜,保障全民健康和医疗的平等。“中国对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大病赔付显著提高,对城乡弱势群体防止因病返贫至关重要,对中国的脱贫事业有重大贡献。”高力表示。

世界银行中国、蒙古和韩国局局长芮泽认为世界经济增长正在遭遇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的一次冲击,中国政府今年不再设定经济增长明确目标的做法十分明智。他坚信中国政府能够完成减贫目标,也希望看到中国建立长效机制提高相对贫困标准,采取措施确保减贫的成果可持续,在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建立就业供需匹配的机制、农产品和复产复工的运输支持等方面持续努力,世行对中国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充满期待。

苏国霞最后表示,中国政府愿意与国际社会携手,加强疫情对世界减贫事业影响研究,为疫情后全球范围内减贫交流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利用新科技、新媒体等创新手段,促进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减贫经验分享;通过合作开发扶贫案例、联合实施扶贫试点项目等,为国际社会提供减贫知识公共产品。

联合国驻华机构、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以及盖茨基金会、国际美慈、香港小母牛等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了此次在线对话会。

(责任编辑:李平书 CN0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