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陕西梁家河的黄土地上沟壑纵横,习近平同志亲眼目睹百姓艰难、体会群众疾苦。
“知青刚去时,还有些粮食供应,后来要靠自己劳动,跟老百姓一样,就挺紧张的了。”多年后习近平同志仍记得,当地老百姓常说:“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春耕时,家家户户都把仅有的粮食留给种地的壮劳力,婆姨带着孩子出去讨饭。
“刚开始,知青脑子里都是概念化的东西,觉得要饭的都是不好的……后来,我们自己落到快去要饭的地步了,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主动帮着出去要饭的人开路条、开介绍信。那会儿,这些现象让我们心里大为触动,感觉农民怎么这么苦啊。”
几十年后,习近平作为中国国家主席访问美国,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对全世界坦陈了自己当年质朴的心愿:“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
正是走过这样艰难的路,向贫困开战的决心才会如此坚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自己所说:“回顾中国几十年来减贫事业的历程,我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
在中国共产党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铮铮誓言中,千千万万个“梁家河”旧貌换新颜——“修起了柏油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当然吃肉已经不成问题”。
福建寿宁县下党乡的山路,见证了一段动人的往事。
这是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新貌(2017年9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30年前,下党的山路蜿蜒崎岖,习近平同志着手探索带领群众摆脱贫困的道路。
“那个地方,由于过于偏僻难行,上面的干部很少去。地委书记我是第一个去的。”习近平同志时常回忆起当年的场景,“那真是披荆斩棘、跋山涉水。乡党委书记拿着柴刀在前面砍,我们每个人拿个竹竿,沿着河边走,他说这样走近一点。”
当地百姓自发来到路上,每隔上两三里就摆上一桶一桶用土药材做的清凉汤,让习近平同志一行消暑。
“虽然很累,但我很感动。”习近平同志深情地说,“那样一个地方,你去了一次,人家记你几代。现在他们还会说,当年习书记到过下党乡。冯梦龙在寿宁当过知县,上任时路上走了半年。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为官都想当舒服官,那还不如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呢。”
合作社社员在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下党村采茶(2020年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今天,千千万万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正坚守在最贫困的地方,进村入户、一人一策,找准“病根”,拔掉“穷根”。
两年前,四川大凉山的山路崎岖险峻,习近平总书记不远千里去到那里,给那里的彝族群众带去关怀和希望。
开门是悬崖,背后为绝壁——大凉山深处,阿土列尔村人祖祖辈辈对“路”的形象认知,是从一道道绝壁、一道道天堑开始的。
公元前130年,汉朝使节唐蒙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意欲修建西南夷道而“不成”。夷道艰险,难于登天。这里的村民们用木棒和藤条在最险要的地方编成藤梯,这些“天梯”就是他们抗争命运的唯一出路和希望。
“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有关凉山州“悬崖村”的电视新闻报道时,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在了解到当地建了新的铁梯后,总书记的心里“稍稍松了一些”。藏在云端的“悬崖村”办起旅游,招揽客人;忧心忡忡的父母,从此不再为儿女的上学路担惊受怕。
“悬崖村”搬新家的村民在山下公路边合影留念(5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