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州、县两级财政出资,村民出工出劳,用了200多天的时间,硬是将120多吨6000多根钢管一根根背上悬崖,搭建起了2556级牢固的天梯。
藤梯变成了钢梯,很快,村里又通上了自来水,有了稳定的电,手机也有了信号,还通了宽带。基础设施完善了,眼界也随之打开了。以前地势是悬崖村的短板,但这里险峻雄奇的高山、原生态的彝族村落却是独特的旅游资源。
但旅游接待,在阿土列尔村还是新鲜事。这些村民干活吃苦不怕,但对旅游完全没概念,游客来了,该做点什么,准备点什么,老乡们并不知道。江苏南通来的这对父女,想在村里体验生活,住在村民家,淳朴的村民非常热情,专门下山买了鸡肉羊肉招待他们,好心却没有把事做到游客的心坎里。
为了打造出悬崖村自己的旅游特色来,村民们又开始了新的学习。当地政府和旅游公司组织村里的年轻人走出去,到类似大理等一些旅游业相对成熟的地方,实地考察类似地区的旅游怎么做。
学习回来,一些村民做起了导游,很快就有村民开起了小卖部和民俗接待点。旅游业慢慢起了步,出行短板的钢梯迅速成了旅游的“网红”打卡地,据初步统计,2019年来爬钢梯的游客就接近10万人。更重要的是,旅游产业加强了阿土列尔村与外界的联系,进一步改变了老乡们落后的观念,增强了他们脱贫的动力和信心。
旅游越来越起色,村民们干劲也越来越足,按照做旅游的经验,当地政府先后组织村民出去学技术,因地发展起脐橙、青花椒、油橄榄等产业。旅游业为主,养殖业为支撑,村子里现在还有了直播带货的小网红。
悬崖村由闭塞走向开放,村民们逐渐有了钱更有了见识,也意识到受教育学知识的重要性。当初村里种橄榄,就因为村民没有带土移植的常识,最开始移植的苗子死了一大半,带来很大的损失。村子里很多人不会说汉语,认的字也很有限。2017年开始,随着这个幼教点的开设,孩子们不用下山,就可以免费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