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志愿新时代 点亮新征程

志愿新时代 点亮新征程
2020-05-06 11:27:54 北京日报

志愿新时代 点亮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观礼台志愿者全程面向观礼嘉宾,开展引导等服务。

志愿新时代 点亮新征程

▲北京世园会志愿者合影。

志愿新时代 点亮新征程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志愿者身影。

志愿新时代 点亮新征程

▲地铁站外冒雪服务的文明引导员。

志愿新时代 点亮新征程

首都图书馆志愿者为小读者讲绘本。

志愿新时代 点亮新征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志愿者送菜上门。

本报记者任珊

国庆7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的幕后,有一群年轻的志愿者群体,蓝白相间的服装是他们的标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除了专业讲解者,还有一支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讲解队伍,他们有的是退休职工,有的是学生,但穿上红马甲,都是志愿者……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全市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45个实践所、6946个实践站培育打造了1.2万余个志愿服务项目,每月开展活动3000余场。

自2014年4月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以来,志愿服务在本市各行各业蔚然成风,440万名实名注册志愿者,7.69万个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在志愿服务精神的激励下,走进重大活动保障现场,走上街头、深入社区、下沉乡村,开展多样活动。

志愿者的微笑已经成为北京最好的名片。

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志愿者风采

50个单位,16万人,累计时长260万小时,这几个数字,是国庆70周年庆典期间,志愿者们在天安门地区开展服务的浓缩记录。除此之外,还有6.8万余名城市志愿者,自9月1日至10月底在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为首都市民和广大游客提供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应急救助、义务讲解等服务。

服务保障大型活动,已经成为首都志愿服务的特色和优良传统。

6年来,志愿者们累计完成各类大型活动志愿服务近百场,参与志愿者450万人次,先后出色完成国庆70周年庆典、北京世园会、两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保障任务。

世园会期间,47所首都高校、50家企业共16000名志愿者,在园区24个业务口、100个岗位提供优质服务。作为首批上岗服务的高校学生,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学生赵子祎和同学们每天清晨6点多从驻地出发,8点准时到园,以热情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迎接八方游客。由于所学专业的原因,他们不仅懂得园林布局,而且认识园中绝大多数的花草树木。

还有“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近万名志愿者用最美的微笑和专业的服务向参加活动的各国嘉宾展示了北京青年风采,擦亮了志愿服务“金名片”。

志愿者也积极“走出去”,登上世界舞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志愿者风采。

从2015年开始,北京加大与联合国志愿者组织合作力度,志愿服务全球性多边会议——“国际志愿服务交流大会”在京举行。2016年,在全球伙伴关系论坛期间,举行“南南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边会,圆满完成第一、二期合作项目,目前正在推进第三期项目,荣获了联合国南南合作最佳实践项目。本市还积极倡议发起成立“一带一路”志愿服务联盟,举办“一带一路”志愿服务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志愿者交流营,38个国家和地区的126个志愿服务组织参会。先后选拔6名优秀志愿者赴联合国相关机构服务,选派18批41位志愿者出访缅甸、日本、泰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与柬埔寨、尼泊尔、坦桑尼亚等国社会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与60多个国家(地区)9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

“平安红”等带动提升城市文明

“小朋友,你心目中的英雄是谁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拉着小男孩的手走到一旁的展区,“今天奶奶给你讲一位英雄的故事,她叫赵一曼……”这位穿“平安红”马甲的老人叫王秀花,是抗战馆的一名志愿讲解员。她声情并茂的讲解,让闻声而来的游客逐渐围成一圈,听到赵一曼给孩子写完绝笔信英勇就义时,有的游客已泪眼婆娑。

在抗战馆,除了馆里的专业讲解员,更多的是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志愿讲解队伍。他们是退休职工,是学生,是社会工作者,但穿上志愿者马甲,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抗战馆志愿者。

在抗战馆当志愿者,并不轻松。抗战馆位于北京市西南部,很多志愿者为了避开早高峰,一大早就从家里出发,但路上也得花一个多小时。与讲解员相比,志愿者更愿意延伸讲解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每次讲解时间往往超过两个小时甚至更长。

除了“平安红”,如今,在许多公交地铁站台、十字路口、公园景点、学校社区等公共场所,甚至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身穿柠檬色队服的文明引导员的身影。“柠檬黄”慢慢遍及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也在带动提升整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首都市民的文明素质。

几年来,本市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革命纪念馆为平台,深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建设。以“柠檬黄”“志愿蓝”“平安红”等为代表的首都志愿者,遍布城乡基层,身体力行、热情参与,汇聚了志愿服务新共识,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

志愿者参与城市精细化治理

首都志愿者还自觉融入城市治理中,助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截至目前,全市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45个实践所、6946个实践站,用环环相扣的运行机制,以志愿服务为最大特色,培育打造了1.2万余个志愿服务项目,每月开展活动3000余场。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成效也在此次战疫中得到了全面的检验。顺义区双丰街道鲁能润园文明实践站组建了16人“寻灯”小分队,摸排锁定部分信息不完善的居民,每晚8点至9点查看各家各户的亮灯情况;怀柔区北房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辖区内13户居家观察户送爱心“大礼包”;海淀区文明实践服务管理平台开通“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便捷化报名通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志愿服务力量参与基层防控,线上线下引导。

近年来,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为重点,本市开展了背街小巷文明创建志愿行动,广大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到日常巡访、背街小巷环境整治中。共青团员还参与环保、水务、城管、交通等部门实施的“五大青年行动”,深入社区参与志愿服务。“V蓝·北京”“礼让斑马线”等文明行动、河湖管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志愿促共治,文明助回天”等文明创建,也少不了志愿者的身影。

与此同时,春运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北京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在这些常态化的民生志愿行动中,全市志愿者的出色表现,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市民广泛支持和好评,让市民群众感受到身边温暖和社会真情。

数说6年来首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1、体制机制激发新效能

形成了首都文明委领导,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委社工委市民政局、市委政法委、团市委等部门共同联动的工作机制。

2、组织队伍呈现新面貌

实名注册志愿者突破440万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7.69万个,27个委办局牵头建立了本行业志愿服务组织,16个区均成立了志愿服务组织,全市各街乡镇实现了志愿服务组织全覆盖,形成了“市、区、街乡镇”三级组织体系。

3、项目质量取得新提升

全市注册志愿服务项目达37.7万个,其中,金牌项目300个,“志愿北京”“公共文明引导”等50多个市级示范项目颇有影响力。

4、示范引领涌现新典型

优秀志愿者贾立群和国航“金凤”乘务组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19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20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8人被评为首都道德模范,9人被评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9个基层单位被评为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5、服务保障推出新举措

实名注册志愿者在服务期间和往返途中发生意外,最高可享受150万元身故险、150万元意外医疗险等权益,市财政每年投入志愿服务专项基金1000万元,购买志愿服务组织服务1200余万元,为应急志愿服务、扶老助残等具有政府职能的项目支持资金超过1000万元。

6、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全市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直沉一线抗击疫情,在联防联控、临床救治、城市运行、应急服务、民生保障等各方面开展活动,走在了前头、做出了表率,用决心、爱心和行动在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诠释志愿精神,充分展现了首都志愿者的优秀品质和风采。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