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版《条例》)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的垃圾分类参与意识,作为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区,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先行一步,于4月28日上午在弘通巷举办“家园卫士分类先行”垃圾分类主题活动,这也标志着为期一个月的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教育月活动正式启动。
街道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月活动正式揭幕
当天,建国门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祁国梁首先介绍了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的整体情况,并向现场居民发出“动员令”,鼓励大家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为打造“无废街道”出一份力。据他介绍,自2019年以来,建国门街道在垃圾分类领域深耕细作,持续发力,一直走在全区乃至全市前列,不仅率先建成全区首个大件垃圾(资源化)就地处理站,而且构建了“一网一站多中心”垃圾分类综合体系,在源头分类的基础上实现垃圾分类全品类、全流程闭环管理。2019年,接待全国各地市考察团近20批次,在垃圾分类这场“全民战役”打响前,就贡献出宝贵的基层经验。
现场,用废旧纸壳和透明垃圾袋制作的四个“分类垃圾桶”格外引人注目。现场领导和居民志愿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分别将象征着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绿、红、蓝、灰四色可食用色素缓缓注入,“桶”上的垃圾分类标识便逐渐显现,以此为街道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月活动揭幕。
为鼓励践行垃圾分类的辖区居民,当天,位于辖区内10个绿色生活驿站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们,还特意记录下各自驿站第一位前来投递生活垃圾的居民信息。仪式上,这些居民们领到了由街道精心准备的,装有分类垃圾桶、折叠购物袋等物品的“生活清洁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