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武汉战“疫”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纪实(3)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武汉战“疫”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纪实(3)
2020-04-16 10:46:34 新华网

2月28日11点30分,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名50岁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脱离ECMO(人工膜肺)设备一天后,又顺利脱离有创呼吸机。尽管极度虚弱,他仍然奋力吐出两个字:谢谢。

19天,456个小时。这名一度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患者,在医护人员精心救治与ECMO的及时使用下转危为安。

ECMO被称为ICU的“救命设备”,全球存量仅有千余台。为了让湖北和武汉的重症患者尽可能用上,通过紧急采购和国内征调,湖北一省就集中了100多台,约占全国保有量的四分之一,其中约80台集中在武汉。

在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惜代价、绝不放弃。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介绍,我国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少数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达到几十万元甚至过百万元,医保均按规定予以报销。

面对湖北重症、危重症患者中的高龄老人,白衣战士迎难而上、携手攻坚,成功治愈3600余名80岁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其中武汉市80岁高龄老人救治成功率近70%。

经过40多天救治,罗婆婆终于转危为安。

“什么叫生命至上?就是不计成本、不惧困难,只要抢救有需要,任何药品、设备都尽力安排到位。”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院长刘继红说。

合力攻关,探索形成重症救治的中国方案

74岁的胡阿姨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治疗6天后,从昏迷中逐步清醒,明显好转。刚入院时,她呼吸每分钟只有28次,命悬一线。

广州医疗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院区综合ICU主任毕筱介绍,为了救治胡阿姨,他们组建了由感染科、肾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等专家组成的救治小组。

类似多学科、多团队协作,在各重症收治医院已是常态。

重症救治是场硬仗。来自全国各地医疗团队和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全力打好这场高水平的救治攻坚战。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9)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武汉战“疫”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纪实

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宋立强在查看新入患者的胸部CT(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

收,“四集中”织网,重症患者应收尽收——

“国家卫健委在第一时间调集了委属委管医院及各省高水平医疗队到重症定点医院,整建制接管武汉重点医院病区,并要求将医院现有抢救设备带到武汉,如呼吸机、监护仪、ECMO等。”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说。

在武汉,具有医治能力的病床规模不断扩大,轻、重症患者做到分级诊疗。

管,联动机制搭台,多团队凝成合力——

“今天重症病例临床病情有什么新特点?新尝试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新效果?病亡病例有哪些值得总结的地方?”这是各支医疗队在同济医院每日会必讲的内容。

在这里,每天早上8时的ICU交班会,下午3时的疑难和死亡病例讨论会,医护人员交流碰撞,寻求更优化的诊疗方案。

“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来自不同医院不同专科的专家,在病区一起讨论、会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说,仅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就有17支援鄂医疗队,只有协调一致,形成标准化的医疗,才能让病人获得更好治疗结果。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7)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武汉战“疫”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纪实

3月20日,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副主任宋立强(中)护送81岁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去做CT检查。为确保患者有充足供氧,医生胡世颉推着氧气瓶随行。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

“细节!团队!”这是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西京眼中的关键,也是火神山重症医学一科与死神较量的“看家本领”。30名医生、50名护士,来自呼吸科、消化科、神经科、麻醉等不同医院、多个科室,“每个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执行,都是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战斗,最终落实到治疗和护理的细节上,帮助患者战胜病魔。”

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还与湖北省、武汉市两级卫健委联合启动了定点医院重症巡查工作,覆盖湖北武汉、黄冈、孝感、荆州、荆门、鄂州等10余个城市,6轮巡查发现并整改问题85项,为300余名重症患者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

救,诊疗持续迭代升级,多学科协作科学救人——

“在救治过程中,我们迅速明确了致病病原体,掌握了疾病的临床特征,制定并完善诊疗方案,指导临床救治工作,形成了新冠肺炎重症救治的中国方案。”焦雅辉说。

回忆起1月在ICU病房第一次接触病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杨晓说,当时并不知道采用什么治疗方案。

1月16日拿到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一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后,杨晓感到踏实了许多。如今,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已更新到第七版。“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传染性、康复者血浆治疗等一系列新发现,都及时写入了新修订版本中。”她说。

中西医携手抗疫堪称一大“亮点”,重症患者集中收治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占比超过9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介绍,在这次疫情防控中,经实践筛选出了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等有明显疗效的“三药三方”。

持续迭代升级的诊疗方案背后,是数以万计临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诊疗措施、方法和经验的吸纳总结,是无数科研人员争分夺秒进行严谨的病理研究,夜以继日开展联合平行攻关。

“通过解剖希望最快找到病变,及时反馈给前线临床。”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刘良是首例新冠肺炎患者遗体解剖主刀医生,连续多日,他和团队通过解剖遗体的病理研究,与临床医护人员的交流,为诊疗方案修改完善提供支持。

以人民为中心,创造重症救治的中国经验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6)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武汉战“疫”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纪实

3月19日,在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浙江医疗队队员丁杨(左)与同事为患者做ECMO(人工膜肺)治疗。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