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开辟空中脱贫商路。
贫困户增收,靠就业,更要靠产业。
疫情发生后,人流物流的阻断、消费需求的减少,让部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从采收到销售链条受阻,卖不出产品,也运不进物资,增大了农户生产经营的困难,农村小微企业面临困难。
“多亏驻村第一书记当‘代购’,我家的笨鸡蛋才都卖了出去。”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黄花城子村贫困户陈作文去年刚养了100只蛋鸡,春节期间,眼瞅疫情阻断了鸡蛋的销路,一家人发起了愁。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等平台帮着农户找销路,全村贫困户家里滞销的6000多枚鸡蛋被“一扫而空”。
满载着牛羊饲料的卡车开进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新发嘎查委员会大院,建档立卡贫困户们高兴地拥上前卸货。疫情期间,当地帮扶队在摸排中发现,贫困户牛羊饲料出现短缺,就立即对接市场,投入帮扶资金4万余元,为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了12.34吨饲料。
协调城市社区和超市采购,让农产品卖得出去,给正在努力脱贫的村民吃了定心丸;采用统一订单生产模式,团队作业,分散贫困户的经营风险;发起电商爱心助农计划,用直销破解滞销难题……在多地记者看到,帮扶队员化身网上推销员、村干部当上了农资物流配送员,千方百计畅通渠道、对接产销、用活电商平台,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出山”、农资进村,搭建空中桥梁。
硬核措施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到位
战疫又战贫,不仅考验着应变能力,亦考验着信心与韧劲。
信心从何而来?
综合多位受访专家和干部群众意见,从短期看,信心来自对疫情的及时有效应对。疫情发生后,国务院扶贫办和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包括产业、就业、资金、金融等十多个方面的硬核措施,这些政策正在逐步落实,并发挥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