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致敬的战“疫”英雄·基层干部篇
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
题:他们,坚守阵地勇担当
新华社记者
他们奔走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深入细致开展疫情摸排,组织宣传防疫知识,竭尽全力保障群众生活。
他们奋斗在复工复产一线、脱贫攻坚战场,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进复工复产。企业工厂又传出机器轰鸣,春天的田野涌动起生产的热潮……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刻,有这样一批基层干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用辛勤的付出,帮助驱散人们心头的疫情阴霾,让打乱节奏的社会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筑起疫情防控屏障,严防境外输入风险——不同的疫情形势,同样的严峻考验
2月16日,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二十多天后,41岁的湖北荆州市荆州区城南高新园卫健办主任董李会倒在工作岗位上,面前的电脑屏幕还显示着整理上报的信息统计表和工作安排表。
早在农历腊月二十九,面对严峻疫情,董李会就放弃休假,义无反顾投身到疫情防控中。
这是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城南高新园卫健办主任董李会(左三)。新华社发
负责管辖城区的疫情摸排,对接协调管委会的疫情防控……董李会的工作任务既多又杂,千头万绪,加班到夜里12点成为常态。
是基层干部,也是母亲、妻子和女儿,但在同事眼中,董李会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瘫痪在床的老母亲,她很久都没有时间探望;每晚下班后,10岁的女儿早已进入梦乡。繁重的工作,让孩子的一句“妈妈能不能陪我睡一晚”,成为永远的奢望。
荆州区城南医院公共卫生科科长王晓蓉时常翻看自己与董李会的上千条聊天记录,“她倒下前的30分钟,我们还在交流工作。”王晓蓉说。
这是董李会一生中的最后二十多天,她将生命燃尽在战“疫”的最前线。
如今,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风险,许多地方的机场成为一道重要关卡。
靠在首都机场T3-D专区警务工作站的椅子上,首都机场公安局境外输入疫情防控突击队副队长路涛略显疲惫。透过薄雾笼罩的护目镜,隐约可见他密布血丝的双眼和浓重的黑眼圈。
3月18日,首都机场公安局境外输入疫情防控突击队副队长路涛(左)在首都机场T3-D区帮助旅客解决问题。新华社发
这是路涛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旅客量不断增长带来运行压力持续攀升,航站楼现场人员密集,超量旅客行李占用大批转运空间……
3月10日起,首都机场T3-D区被划为国际航班停靠专区。路涛一边实地踏勘,和相关单位商议工作流程,协调警务工作方案,规划固定执勤点和流动巡逻岗的位置;一边为队员寻找临时宿舍,配备生活用品。
3月15日,首都机场及大兴机场所有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进港航班全部调整到处置专区,路涛第一时间协调矿泉水、方便面等“战略物资”并调整排班。
接下来的日子,路涛和同事们变成停不下来的“陀螺”。他们一面疏导人群,一面协调各方抓紧流程调整,确保转运处置工作安全妥善进行。
路涛的嗓音早已变得沙哑,但守护国门,就要有“疫情不息、战斗不止”的担当。片刻休息后,他又将迎来新抵达的一批旅客……
点亮万家灯火,畅通运输动脉——不同的工作岗位,同样的默默奉献
疫情下的黑夜,光明尤显珍贵。它展现出一座城市顽强的生命力,也给无数家庭带来安宁与希望。
国网湖北孝感供电公司开发区供电中心配电运检班班长沈刚,就是点亮黑夜的“光明使者”。
国网湖北孝感供电公司开发区供电中心配电运检班班长沈刚(左一)用红外成像仪检查医院专用供电线路(1月24日摄)。新华社发(刘刚摄)
“疫情防控,电是重要保障。”这是沈刚常挂嘴边的话。他负责孝感城区170条配电线路、39座开闭所、258台环网箱、1500台公用变压器的巡、缺、检业务。
从街区到小巷,170条配电线路遍布孝感城区大大小小角落。沈刚带领班员,力求做到线路巡视全覆盖。疫情下空荡荡的街道,总能见到他们携带红外测温仪和超声波检测设备,为防疫供电保驾护航的身影。
“动作加快点,抓紧找到故障点,让用户有电用”“小方负责的东城线路比较复杂,我跟你一起去”“请各线路负责人下班后将今日发现的缺陷在群里汇报”……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沈刚的鞋子和裤腿常常裹满泥泞和杂草。
每晚下班前,沈刚都会仔细检查班组的消毒物资是否充足、抢修器具是否齐全,也会在微信群里关心同事的健康和生活状况。
“防疫保电的每个细节我都牢记在心,不敢忘,也不能忘。”沈刚说,“群众可能感受不到供电人的存在,那是因为我们一直都在。”
黑夜中的光明牵动千家万户,交通运输线的畅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川西地区的雅康高速公路是由川入藏的咽喉要道,桥隧比超过80%,个别路段达到96%,被称为“云端上的高速”。
“这条路是川藏物资进出的大动脉,断不得!”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五支队雅康大队队长强薇,从除夕开始就坚守在一线。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第五支队雅康大队队长强薇在雅康高速公路上进行防疫检查(2月1日摄)。新华社发
高原气候多变,夜晚寒气逼人。夜间巡查过后,强薇的鞋袜经常被雨雪打湿,回到驻地时,脚趾常常已经冻僵。
“道路安全巡查、出入口和服务区运行检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每个环节都不敢马虎。”疫情防控初期,大量防疫和生活物资进藏,强薇时刻关注外地入藏车辆,确保物资安全顺利抵达。
伴随疫情防控形势好转,高速公路上的防疫检查点已经撤销,但强薇仍不敢掉以轻心。“服务区人流车流密集,我们还在加强对服务区的消杀,对环境卫生、停车秩序、人流密度的检查督促,降低疫情风险。”
强薇还记得疫情期间的一天,收到母亲的祝福信息和小女儿歪歪扭扭的祝福图画后,才想起当天是自己的生日。“太忙了,就没把生日记在心上。”
从1月23日到3月17日,强薇带领大队共保障运输防疫物资车辆4497台次,保障农民工返岗复工专车152台次。
复工复产一线,脱贫攻坚战场——守望同一个春季,共迎希望与明天
3月21日,浙江宁波北仑区的申洲国际集团人员复工率达到100%。
作为一家年产衣物达5亿件,在行业有较大影响力的纵向一体化针织服装制造商和销售商,员工安全返岗,是确保集团顺利复工复产的关键。
在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陈忠静的手边,放着一沓记录册,里面记录着集团内部来自14个省市1.8万余名员工的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
申洲国际集团计划3月26日包车前往湖北接1000多名员工返岗,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陈忠静(左二)加紧协调布置(3月25日摄)。新华社发
员工人数多,防疫要求严,安排员工搭乘包车返岗是一项庞大工程。“按照防疫要求,乘客与乘客间要保持安全距离,后排留出隔离区。核算下来,至少需要700多辆大巴车。”陈忠静说。
只有事先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才能在组织返岗过程中更好进行疫情防控。陈忠静调集团队开发公司专属二维码,收集员工的健康信息并整理归类。
为使返程更顺利、更安全,陈忠静又组织相关负责人,与返岗员工保持联系,确保每班返程大巴的发车时间、地点都通知到位,归程路况心中有数。
2月11日中午,首批27名员工从陕西宝鸡返抵宁波北仑;当晚,第二批27名甘肃兰州籍员工到达……
自员工返岗计划启动以来,每天上百名线路负责人都实时向陈忠静反馈信息。“接电话接到手软,最多的一天接了几百个。”
数千公里外,云南永善县大兴镇骆丘村一派热火朝天。春天到了,包村干部张教富正忙着带领村民搬往大山之外的新家。
包村干部张教富(左一)在云南省永善县大兴镇骆丘村农户家走访(1月29日摄)。新华社发
骆丘村位于乌蒙山区深处,村里几十户人家散布山谷两侧,2017年底被划定为易地扶贫搬迁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只能暂缓。村干部深知,只有做好疫情防控,才能更好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张教富大年初二便从老家赶回骆丘村,利用小喇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帮助群众测量体温、发放口罩,安抚迫切想搬家的群众。山路难走,张教富依然在两天时间内,跑遍负责的77户人家。
群山阻挡不住人们迈向幸福的脚步。随着疫情日趋好转,永善县逐步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了解村民需求、解决村民困难、安排好搬迁时间……乡间小路随处可见张教富奔忙的身影。
阳光和煦,春色正好。
“疫情阻挡不了我们脱贫攻坚的决心。看着乡亲们搬出大山,我是真高兴!”张教富说。(记者王鹏、鲁畅、侯文坤、胡旭、顾小立、林碧锋、彭韵佳、央秀达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