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结清零”的背景下,“火眼”实验室2月24日的到样量接近6000,但这对“火眼”实验室来说毫无压力。田志坚称,目前该实验室的日检测能力在10000份,而且可以随时增加,实验室的运行到了一个比较平稳的阶段。田志坚介绍:“我们现在会比较从容,即便是突然一下来了1万份或者更多样本的时候,我们都有信心能够在24小时内出具报告。1万份不是我们的极限,我们还可以扩展到更高,3万、10万都是可以的。”
病患的取样送达“火眼”实验室经过拆包、灭活、信息核对之后,就会来到新冠病毒病原检测实验室,在这里将会有机器对样本进行自动化的核酸提取,工作人员只负责试剂配置和辅助工作。田志坚说:“在这里面我们有10台华大自己生产的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来完成核酸提取,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通量会这么大的一个核心原因,用这个设备代替人自动提取。它一次就可以提96个,我们直接把板放在设备上,点击开始按钮,它就会按照我们设定的程序走,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96个样本的提取。”
完成了核酸提取的样本通过内部传递窗传递进入病原扩增室进行PCR扩增,通过检测PCR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荧光信号来判定样本中是否含有病毒,也就是样本的阴性和阳性。田志坚告诉记者:“如果能够捕捉到这个病毒的信号,它就是阳性的结果。如果捕捉不到,它就是一个阴性的结果。”
目前核酸检测仍是确诊新冠肺炎的“金标准”,对于一些检测不出或者“假阴性”的情况,田志坚认为,取样和样本保存以及运输是否规范对核酸检验的准确性存在影响。他说:“第一个是取样是否规范,因为现在最常用的取样还是用鼻咽拭子,到鼻子或者咽喉部位进行取样,如果是不专业的操作,可能就取不到样本,比如很多时候在嘴巴里面转了一圈就出来了,实际上在咽部取样是要取到一个比较深的位置。第二个是取样完成以后,样本的运输是否规范,是否达到了样本保存的条件。因为新冠病毒有一个特性就是比较容易降解,所以我们检测的要求是样本取完以后,如果它不能在24小时之内进行检测,它就要放到零下70度到80度的环境中保存。”
此外,病人病程的发展状况也是一个影响因素,检测样本中的病毒载量低于检测试剂盒的检测下限时,检测结果也会不准确。田志坚说:“对于整个新冠肺炎的病程的发展过程来说,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每个病人的病毒载量或者含量也是不一样的。当病毒载量、含量非常低的时候,会低于现在市面上提供的检测试剂盒的检测下限的时候,也是检测不到的,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综合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