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无巨细地交接班,是看优质护重病人的前提。发现病人没有大护理垫,我把现有的长条小垫三个贴在一起,做一些更实用方形垫,给病人用;没有喝水的纸杯子,我把病人暖壶盖洗干净,作为鼻饲口服药用;没有正规翻身垫,我用长条软枕折叠后做成改良版翻身垫,这样能更容易给病人侧翻90度;没有可延长的多功能治疗床,我们自制可移动脚垫,齐心协力将病人抬起,把病人双脚和床尾分离,防止足下垂与足压疮。从胃管、尿管到气管插管,从口服药、静脉药到微量泵药物,点滴细节中,我们的护理工作科学规范、平稳有序。
我觉得重症护理工作并不复杂,它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微小细节组合,就如同水滴积累多了才能汇聚成一片汪洋大海……
我经治的4名患者出院了
陈阳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主治医师
2月17日医疗队武汉宿营地晴
今天,又一名病人出院了,这是经我治疗的第4位患者出院,更是转移“阵地”后经我治疗出院的第一个患者。援助武汉25天了,我给了患者康复的信心,患者出院给了我必胜的信心。
这是一名66岁的女性患者。病情不是很重,可是,她一住进医院我就注意到她心事很重。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治疗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于是我主动与她拉家常,了解到她和她丈夫是同一天住进医院的,爱人住在ICU。她不但担心自己,更担心她丈夫。
了解了她情绪低落的原因,我就从解开她的心结开始。我告诉她,我们的ICU医护团队有多棒,打消对她丈夫的担心。同时,我还像个“婆婆嘴”,和她说家长里短,给她心理安慰,并从专业的角度给她解释我们对她如何治疗,将起到什么效果,树立她与疾病抗争的信心。第二天、第三天……她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张开了,也愿意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我们还加了微信,她一有疑问,就随时问我,我也抽空及时、耐心地给予回复。打开心结的她,一天比一天恢复得好,终于,在入院的第七天,康复出院了。
其实,在与病魔搏斗中,医生和患者本来就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作为一名军人,我知道战友的这份情谊有多么深厚!
好消息总是一个接一个,加上在金银潭医院经治的患者,目前我经治的4名患者已经出院了。
每天下班,我完成个人洗消后,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微信,及时回复康复了以及正在康复的患者咨询、交流和问候。透过手机屏幕,我仿佛看到他们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那可是性命相托!
口罩后面没有泪水,只有微笑
镇晶晶江苏省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核工业总医院主管护师
2月16日,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多云转晴
不知不觉已经来武汉一周了,昨日大雪纷飞的武汉,今日晴空万里,大伙的心情也是格外爽朗。
经过最初两天两夜的火线收治,苏州一队接管的同济医院光谷分院八病区在附二院副院长孙亦晖和急重症科护士长王英的带领下,有条不紊收满了全部床位。这对我们能力和体力都是一场极大的挑战,病人的密集护理、严格的防护要求、陌生环境和工作流程,我们快速学习、互相打气,休息和空余时间也不忘通过微信交流和视频学习。
大到无创呼吸机、血气分析、大小抢救,小到给病人喂饭、打开水、二便生活护理等,虽然每次下班,护目镜布满水汽看不清路,浑身湿透体力透支,但请相信,口罩后面没有泪水,只有微笑。
在武汉我们和当地同仁结下深厚友谊,与同济医院本院护士94年的桂娇约定,春暖花开,山河无恙,你来苏州,我去武汉!
圆满完成任务,一个不少地平安回家
刘莹江苏省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核工业总医院主管护师
2月16日,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多云转晴
今天的武汉天气非常好,阳光很温暖,但是街道依旧非常空旷。
转眼来武汉支援已经一周了,防护方面由开始进舱前的紧张和担忧,已经转变为镇定和自信。
因为我们是在重症病区,病房里每一个病人病情都比较重,而且部分病人有些基础的原发疾病。由于穿了防护服、戴了护目镜,并且戴了双层口罩,有些操作行动起来非常不方便。在医生给16床阿姨开立采取动脉血气的医嘱时,我扎了第一针没有成功,当时真的觉得自己弱爆了。我满怀愧疚的阿姨说了抱歉,阿姨说没事的,你又不是故意的,你们穿着这些衣服很不方便的,你再试一试吧。
听到阿姨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当时都快泪目了。幸好第二次穿刺时顺利采取了标本。
阿姨问我是从哪里来支援的,我说我们是苏州过来的。
阿姨双手合十对我说,真的太感谢你们了,那么远过来支援。我说阿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阿姨说,你们自己也一定要保护好,一定要平平安安回家。
当然,我们必须要圆满完成这次任务,必须一个不少的平平安安的回家!
(来源:科技日报记者陈瑜、陆成宽、实习记者代小佩约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