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命高于天——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坚决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忘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纪实
湖北武汉,中部战区总医院门诊部大楼前,一行石刻的铭文格外醒目——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这句话,不仅刻在这座军队医院楼前的石头上,更刻在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们的心中。
连日来,他们坚决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在战“疫”一线书写着“人民至上”的答卷。
人民至上——这是党的核心、军队统帅的殷殷嘱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人民至上——这是人民子弟兵的政治担当: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勇当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捍卫者守护者。
人民至上,忘我奋战。
从除夕夜抵达至今,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一直与武汉人民并肩战斗。
支撑他们夜以继日与疫情抗争、与病魔战斗的,除了必胜的信念,还有那份人民生命高于天的深深情怀。
不惜一切全力以赴
“派经验最丰富的医护人员,派最强的骨干力量”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查房。解放军报记者范显海摄
家人遇到危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尽管每个人的具体选择不一样,但大多数人都会认同这个答案——“不惜一切,全力以赴”。
当人民遇到危难的时候,人民军队用无数次行动作出了同样的回答。
荆楚大地作证:这是一支为了人民可以赴汤蹈火奉献一切的军队。
亿万人民作证: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是一支勇于担当的先锋队突击队。
“派经验最丰富的医护人员,派最强的骨干力量。”这是组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时的共识。
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担当,不仅体现在医疗队的名称上,更体现在队员的履历上。
翻阅3支医疗队队员名单,记者发现许多熟悉的名字。
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务中,他们用出色表现证明了专业实力——
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专家毛青,先后参加过抗击非典、援非抗埃等任务,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接到奔赴武汉的任务时,他正在医院布置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扩散的工作。
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陈静,2014年受命援非抗埃,和战友们并肩战斗,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
2018年,她又随和平方舟医院船执行长达8个月的任务。
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宋立强,参加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长期负责呼吸重症监护室。
……
跨越时空,作为当年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医护人员中的一员,中部战区总医院护士长刘孟丽又一次站在疫情防控一线。
这一次,她战斗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忙碌在救治患者最前线的隔离病房。
从1月21日起,刘孟丽带领中部战区总医院派出的医疗队,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
勇于担当,带来信心,带来希望——
“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放心了!”进驻武昌医院第一天,一位戴着口罩、捂得严严实实的大姐脱口而出的这句话,让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李芳自豪不已。
这句话,蕴含着太多的信任和重托。
连日来,李芳和战友们倾尽全力投入一场场战斗,也将无穷的力量带给那些与病魔战斗的患者。
奋不顾身一往无前
“我一定要作为第一批队员进入病房”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进入武汉武昌医院重症监护室。解放军报记者范显海摄
“我很害怕老了以后回忆起来,一辈子没做过几件有意义的事,那很悲哀。”1月21日,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王斌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就算死也有意义。”
那时候,王斌还不知道,几天后自己将赴武汉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浏览更多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的微信朋友圈,记者发现许多类似的表述——
“主动请缨奔赴一线,服从安排坚守岗位”“我还是坚决要求去前线”“驰援武汉,若战必回”……
“服务人民,奉献一切。”在这场抗击疫情、拯救生命的战斗中,广大医护人员挺身而出、连续作战,充分彰显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深厚情怀。
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向前冲——
“我一定要作为第一批队员进入病房!”1月26日下午,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开始接收病人。
作为资深专家,毛青坚持和其他队员一起进入隔离病房。
这些天,他常常最后一个离开病房。
“每天近距离接触患者,不怕危险吗?”有人问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刘蕊。
“都怕,谁来救治患者?”刘蕊这样回答。
刘蕊的孩子今年面临中考,眼下正是复习迎考的关键阶段。
接到通知后,她义无反顾打起背包就出发。
刘蕊所在的病区有50多名患者,一天的工作结束,她的防护服里都是湿漉漉的。
越是老兵,越是往前冲——
在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有7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专家,被医护人员亲切地称为“50后”突击队。
病区副主任任小宝今年55岁。
收治患者第一天,他说:“第一天是关键,我必须守在阵地!”
同样55岁的李琦教授,也是第一批走进病房的。
那天,他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口气查清了37名患者的基本情况。
“疫情就是战斗,作为一名老兵,我必须上!”他说。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在最危险的时候更应该陪在患者身边”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紧急救治危重患者。解放军报记者范显海摄
这是一条让女儿都感到陌生的印痕——
因为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和口罩,梅春丽的脸上被勒出了深深的印痕。
那张脸上带着印痕的照片,连续几天登上微博热搜榜,让这位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不经意间成为“网红”。
网友赞叹:这是最美的脸,脸上的印痕有多深,爱就有多深!
同样被无数网友记住的,还有那位面对镜头不肯说出姓名的女护士。
这位戴着口罩、看不清面孔的年轻姑娘,同样来自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
“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这个春节,无数人的心头一遍遍响起这句难忘的歌词。
这个春节,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用实际行动演绎着震撼人心的旋律。
金银潭医院综合病房楼5层一片寂静,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彭渝还在电脑前忙碌。
这个春节,彭渝和爱人原计划回家看望双方父母。
接到命令后,已在单位连续值班4天的她没来得及回家就踏上了征程。
“我爱人给我发了一条特别感人的微信,还发来了孩子拜年的视频。
”彭渝说,“他们是我所爱的人,他们一定能理解我在这里做的每一件事。”
这番话,也是所有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的心声。
他们出发时,每个人都带上了家人爱的叮咛;
他们抵达后,每个人都将爱倾注给患者。
爱我所爱,无微不至。
在病房隔离区的日日夜夜,医疗队队员赵晓宇想尽办法,只为更准确地听懂患者的话。
因为本地患者口音重,加上层层防护,北方长大的赵晓宇有时听不明白。
她不厌其烦,或放慢语速,或打手势,解决了一个个沟通难题。
除了精心护理,赵晓宇和同事还主动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工作。
“拿出对待家人的耐心。”这是她们的座右铭。
拿出家人般耐心的,还有中部战区总医院感染内科发热门诊的护士们。
这些天,她们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
对重症发热患者,她们坚持半小时量一次体温。
此外,她们还要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清理病房垃圾。
有患者心疼地对她们说:
“真不好意思,把你们累坏了!
”她们笑着回答:“我们现在还顾不上累呢!”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连日高强度工作,穿着闷热防护服的沈雪感觉阵阵头晕,几近虚脱。
细心的领导考虑到沈雪的身体状况,把她换到半污染区工作。
谁知第二天,身体刚刚好转的她就申请再次回到ICU病房。
“我是呼吸科护士,在最危险的时候更应该陪在患者身边。”她说。
在一个个病房,近乎零距离的守护让患者感动不已。
这些天,金银潭医院一位病情较重的患者,时时牵动着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唐杰的心。
一次,唐杰用湿棉签给这位患者湿润嘴唇时,患者突然呕吐起来。
唐杰迅速清理污物,然后拿出床下的脸盆,倒上温水,一点点为患者擦拭干净……
人民至上,忘我奋战。
战斗在继续,爱的接力在继续——
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充盈着人民子弟兵对人民最深厚的爱,必将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