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成为来自全中国爱心洪流的终点!
度过最初的惊慌无措,欧阳冷静了下来。她能想到的第一步就是让老公和儿子赶紧搬出去住,自己带着母亲在家隔离,等待最后确诊和后续治疗。“我已经有点低烧,再说我也不能把我妈一个人扔下。”
分开后每一天,老公和儿子都会通过手机视频跟留守的娘儿俩拜年。一家人已经可以微笑着相互打趣,“装作一切并没有发生”。
50多岁的张思(化名)在25日(初一)失去了母亲。“封城”的缘故,张思一家没能举行追悼仪式。他把母亲的衣物收拾好,留个念想。然后,在网上建个亲友追思群,里面有母亲以前的照片,还有亲戚发来的唁电。
“母亲的去世,对我们一家人都影响很大。”张思说,瞬间让以前觉得特别重要的事儿,都不再那么重要。儿子也突然一下长大了,开始懂得关心妈妈,每天问她药吃了没,饭吃了没,感冒了没。
张思母亲去世两天前,农历腊月二十九。蔡甸区知音湖畔的一片空地上,数百台挖掘机、上千名建筑工人昼夜不停,修建集中收治感染病人的火神山医院,单层病房框架结构渐露雏形。
武汉市建设局工作人员谭炜没能奉召返工。他在武汉市一医院呼吸内科工作的妻子,已经确诊感染。作为接触者的他也在自我隔离。“我真想赶紧回去把医院修好,让妻子住进去。”谭炜说。
“这是反反复复熬住泪水的七天。”一位网友写道。
是啊,多少人在煎熬啊?但,前行必有光!烛火,同样能照亮这座城市的未来,在每一天。
4
武汉加油!
“宅”,武汉人当下或自愿或“被迫”选择的生活方式。网上,一个问题刷屏了:“疫情这么严峻,你现在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答案:和朋友一起吃顿火锅,上班再感受人挤人的地铁,一大早去熟悉的早餐店,热干面、豆皮、糊汤粉一样来两份……
刚值完夜班到深夜,没时间“宅”,也没空去想“宅民”发明的各种奇思妙想,发热门诊医生蓝洁一大清早就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在嘈杂中开始一天繁忙的接诊工作。
1月24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隔离病房内,医护人员在隔离服外写下名字,方便相互辨认。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诊室相对简陋,摆了两张办公桌,十多名发热病人排队等候。“现在发热病人首先要到我们这儿预检分诊,加上流行感冒、呼吸道感染都夹杂在一块,以及自我恐慌引发的焦虑,每天要接诊40多个病人,忙的时候连口水都没时间喝”。
“同在一个社区,多数都是邻里朋友,我们临时加了一张桌子,安排两个医生同时坐诊,让大家排队少等会儿。”蓝洁说。每天都穿着防护服、戴两层口罩,“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人平静下来,做好防护,社区就能早些恢复生机”。
武汉冬日,天气阴沉。江夏区舒安派出所民警徐勇每天和同事轮班,在高速路口值守,对进来的车辆检查车内人员体温。
寒风凛冽,戴上厚厚的口罩,也无法抵挡耳朵被刮得生疼;脚上厚厚的皮靴,也只能通过不停跺脚来驱赶寒意。
1月26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大型机械加紧施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徐勇挺立春寒时,武汉地产集团的监理师张凯带着图纸奔走在雷神山医院建设项目现场。年前忙于前面项目收尾,本来计划春节过后就去手术。听到医院开建的消息,张凯马上报名担任项目监理组长。此时,他双膝半月板撕裂、积水已有一个多月。
更多人,不在战“疫”一线,也在呐喊加油。
志愿者杨颖琛在武汉市红十字会接听了一下午电话,耳朵都疼了,但心中洋溢着温暖。“很多打电话来的热心人士都会说一声‘武汉加油’,这让我作为一名武汉人特别感动。”
27日,大年初三晚,“武汉加油!武汉加油!武汉加油”的呼声响彻三镇各个小区。
5
希望的光
“封城”第六天,连日阴雨停了。希望,也像久违的阳光一样,一寸一寸在人心中生长。
归元寺对面马路上,市民张先生和父亲面对寺庙,悄悄祈福。“也希望大家都能够坚强应对,相信我们的武汉会一天一天好起来。”
寒假回乡的大学生叶晓雅,“封城”后就开始记录家人的生活点滴,担起监督家人洗手、出门“放风”的任务。
刘婆婆家住汉口,戴着口罩,将家中积攒一周的衣物、被褥拖到小区集中晾晒点,“难得的好天气,‘关了’几天了,今天把家里收拾收拾”。她身边,几个“全副武装”的孩童正骑着滑板车在广场上穿行,小区里又有了欢笑声。
1月27日,武汉市民和外卖代购小哥在一家盒马鲜生店内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熊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