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 全天候天地一体化监测 青海这样守护三江源(2)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 全天候天地一体化监测 青海这样守护三江源(2)
2019-11-26 16:21:01 光明网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 全天候天地一体化监测 青海这样守护三江源

“青海生态之窗”观测点位建设示意图

在“青海生态之窗”监管屏幕前,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任勇切换着画面,远在玉树、可可西里、青海湖等地的实时监测画面便清晰得呈现在记者眼前。“在高海拔无人区,有些地方是没有基站的,我们为了保证监测点覆盖,甚至铺设了专门的电缆,配备军用摄像头”,任勇介绍道,“比如我们专门设置的红外触发摄像,拍到了珍惜的雪豹、白唇鹿等野生动物,为青海省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提供一线信息。”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 全天候天地一体化监测 青海这样守护三江源

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青海生态之窗”

经过10余年的努力,青海省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早已不仅服务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并逐步拓展到“五大生态板块”,地面监测指标由最初的9类147项扩大到目前的12类273项,各类监测站点从最初的700多个拓展到1579个。

依托三江源、青海湖和祁连山重大生态工程,青海省积极探索生态系统多要素、多时段综合监测,形成了以环保部门牵头,农牧、水利、林业、气象等多部门合作的生态监测工作机制;监测手段不断提升,形成以国产高分一、二号卫星数据为主及无人机新技术集成。未来,全天候天地一体化监测及“青海生态之窗”将会通过继续提升高科技水平,在保护“中华水塔”、三江源头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预计到2020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发展目标是:荒漠面积得到控制,草畜平衡,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提高2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光明网记者 张蕃)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