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为了梦圆有所养、有所医、有所居——沿着习近平的足迹看变化(2)

为了梦圆有所养、有所医、有所居——沿着习近平的足迹看变化(2)
2019-10-29 12:24:06 央视网

针对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制度,在很多地方因地制宜地探索起来。2016年7月,安徽省建立了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疗保障新体系,贫困人口实行慢性病门诊1年内补充医保再报销80%。如今的汪能保,老伴常年吃降压药带来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

除了专门针对困难群体,一张更密实的民生保障网惠及的应该是所有人。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近13.5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民医保目标基本实现;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近9.5亿人,每个老年人均能按月领取数额不等的养老金。这张更密实的民生保障网,保障水平也越来越高,制度也越来越公平、均衡。

2014年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16年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两项制度……社会保障改革勇闯深水区,打破城乡分割、职业分割,看病报销再也不分“城里人、乡下人”。

郑功成认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无论从它的覆盖面扩大的速度,还是从保障水平提升的速度,在世界社会保障史上都是罕见的。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还要有所居,中国人最讲究的是“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梦才能托起幸福梦、中国梦。

距离2014年春节还有5天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来到兴安盟林区困难职工郭永财家中。

看到郭永财等群众住房还比较困难,他叮嘱当地干部,要加快棚户区改造,排出时间表,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

2014年7月,郭有财一家搬进了新楼房。原来一家挤在一个30多平米的平房中,如今,住进了50多平米的新房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18年底,棚户区改造这项“暖心工程”,让上亿居民“出棚进楼”。除此之外,各种类型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大规模实施,受益人群覆盖面不断扩大,住房保障网越织越密。公租房实现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截至2018年底,3700多万困难群众住进公租房,5000多万买不起商品住房、又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城镇中低收入群众有了合适住房,实现了稳定居住;农村危房改造,让1700多万农民住上放心房。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它表明了总书记的一贯思想,基于社会公正,基于全民共享,基于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住房里面越是弱势的群体,越要有更大的力度去保障他,这几年国家的投入应该说体现了这种指导思想,得到了落实,我们国家住房保障体系实际上是个多层次的体现,目前基本成型。

要实现中国梦,根本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的动力又在于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总书记非常关注的重点领域。2013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进行调研。

为了梦圆有所养、有所医、有所居——沿着习近平的足迹看变化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如果工作不安稳,收入没有保障,那么我觉得一切的民生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总书记把就业当成自己工作中非常优先的、最重视的、一个优先的考量,我觉得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这样一个执政的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每年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金额逐年上升,2019年更是创新高,达538.78亿,增长14.9%。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第三产业占据半壁江山,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也大幅提高。尽管近几年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就业依然稳定,每年新增就业人数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

如今的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专门走访了上百家企业,开发了49门专项职业能力培训课程,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相连,学生来到这里学习后再就业,起薪翻了一番。

就业的数量保持稳定,就业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水平基本同步,老百姓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这个是和我们国家整个经济转型升级、结构的转变,有很大的关系,也说明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的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就是我们经济增长能够更多惠及到民生,惠及到老百姓的福利上来,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经济质量的改善,经济转型升级在向一个好的方向转变的一些标志。

为了梦圆有所养、有所医、有所居——沿着习近平的足迹看变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开设了7年的常设展览“复兴之路”,依旧留住广大游客的脚步,新开设的“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展同样也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参观者:非常震撼,国家在日渐繁荣昌盛,我觉得在习主席的带领下,确实是在日渐变好。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从中国梦提出到现在,已经将近7年时间。时间虽短,但伴随着总书记的足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正一步步走入现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庄严的承诺掷地有声。几年来,从教育到就业,从收入到社保,从医疗到住房再到环境等等,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实惠,让人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这些,都让我们对今后更高质量的生活有了新期待,更激励着我们奋斗新时代,从全面小康走向共同富裕,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国之英雄,习近平这样礼赞

    2019-09-29 19:31:51 国之英雄

    习近平的一“网”情深

    2019-10-22 15:23:11 习近平

    习近平的三封回信

    2019-06-28 08:28:27 习近平

    习近平的几个“特殊签名”

    2019-08-01 19:55:15 习近平

    习近平的“尊老”情

    2019-10-07 08:51:30 习近平

    习近平考察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

    2019-09-17 10:35:18 习近平

    习近平妙“喻”连珠话改革

    2019-07-07 15:06:24 习近平

    跟着习近平,一起去奋斗

    2019-05-06 09:41:36 习近平

    习近平:城市是人民的

    2019-08-22 10:42:55 习近平

    习近平对这个问题连说“重话”

    2019-07-05 15:58:12 习近平

    青年榜样习近平

    2019-05-05 09:04:42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