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新华网赤峰9月19日电(汪亚)西辽河上游,大兴安岭南段,这里是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带,蒙古族、回族、满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这里聚居,这里就是位于内蒙古东南部,赤峰市北部的林西县。
1986年,林西县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2年后,林西县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在脱贫攻坚战役中走在前面的林西县,“摘帽”一年后现状如何?记者近日跟随“边疆党旗红”采访组来到林西县,了解林西在脱贫路上大步前行的致富经。
图为刘贵荣在自家大棚打理西红柿。新华网汪亚/摄
“最近柿子长得好着呢,之前病虫害都解决了,今年肯定又能有个好收成。”村民刘贵荣在自家大棚里一边打理西红柿,一边对上门来走访的县农牧局技术指导员赵亚波介绍最近的长势。
今年60岁的刘贵荣是林西县十二吐乡乌兰沟村村民,在搬来达康产业园之前,一直和老伴经营着家里20亩地,主要种荞麦,每亩收入100元左右,一年下来除去成本才净挣1000元。
2018年,刘贵荣在乡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支持下,来到了达康产业园,不仅拥有一处50平米的新住所,还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大棚,从此告别了原来住老旧危房和靠天吃饭的日子。
“搬来这边,园区就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教我们种西红柿,比原来种荞麦收益好太多,我现在一年下来都能有2万块,这不看着能挣钱,我又包了2个棚。”在刘贵荣看来,如今有了好政策,这日子就像自家棚里的西红柿一样,一定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