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王汝希董淑云陈欣):人来人往的五四大街上,有一栋古旧的建筑,走进这栋红砖、红瓦的4层小楼,踏上吱呀作响的木质楼梯,我们不能忘记,100年前,五四爱国主义运动在这里点燃烽火,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生根发芽。9月20日,“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网络主题活动媒体团一行来到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北大红楼。
1918年,在北京故宫的东北角矗立起了一座包括地上4层、地下1层的“工”字形长条建筑——北大红楼,其前身为北京大学第一院,曾是北大文科、校部及图书馆所在地。因为身披红砖、红瓦,所以被叫做“红楼”,也是从这时起,红色就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主调,一批批仁人志士从这里走出去,投身于火红的革命征途。
19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红楼在这里设校长室,即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办公室。
“旧址复原场景再现了原北京大学的历史风貌,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走进历史现场,感受发生在这里的红色革命故事。”现场工作人员说道。这里的一间间屋子,见证着多少新思想的激荡!一楼图书馆主任室“饱无堂”和二楼国文教员休息室“群言堂”里,学生和老师没有区别,大家时常聚集在一起,激烈辩论。这里会聚了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鲁迅、胡适等一大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正是在这里展开。
这栋红色建筑经受风雨的侵蚀,饱经了沧桑,如今红色的砖墙已经透露着些许斑驳,但它屹然挺立着,红色的主调没有改变,红楼的名称仍然被叫响着,而那段红色的记忆我们也从未忘记。
李大钊的孙子李建生先生永远不能忘记的,是李大钊先烈待人不分高低贵贱、救助贫困学生和百姓等极高的做人道德标准;是李大钊先烈四季布衣、常年旧衣,保持简朴的处世风格;也是李大钊先烈坚守与夫人的感情、常陪子女一起下军棋,弹琴唱歌,爱护家人的温暖人格;更是李大钊先烈对革命充满热情,为了革命不惧牺牲的高尚品格。
李大钊同志是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在战乱动荡的年代,李大钊忧国忧民、沉稳坚毅。他在一篇短文《牺牲》中曾写到“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时,他从容地选择了为他认定的主义和事业献出生命。
为纪念李大钊烈士,中共中央于1983年在北京西郊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内建立了李大钊烈士陵园。墓后有一座宽4米、高2米的青花岗石纪念碑,碑的正面镌刻着邓小平同志书写的题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
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人民群众奋勇向前。我们不能忘记,在艰难的岁月中,一些外国友人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法国医生贝熙业就是其中一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对我国尤其是华北地区全面进攻,发起扫荡,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贝家花园虽偏处一隅,但也发生了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坐落在北京西山的贝家花园,是法国医生贝熙业的居住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平西地下交通线上的一个重要交通站。
贝家花园依山而建,在绿荫的掩护下,拾级而上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座碉楼,这座欧式风格的三层碉楼原为防盗,后被贝熙业改为诊所,一层为候诊室,二层为诊疗室,三层为储存药品兼休息室,在抗战时期的艰难岁月里,这座碉楼对前线的医疗救治起到了非比寻常的作用。
贝熙业利用自己的身份做掩护,在秘密交通员的协助下,将一批批地下党员、爱国青年以及稀缺药品、物资运送到平西抗日根据地;冒着生命危险秘密给白求恩大夫输送药品;暗中帮助中国共产党进行抗日活动。期间林迈可等国际友人也是通过这条交通线进入了抗日根据地。
走进贝家花园的主体建筑,采访团成员沉浸式体验了贝熙业曾经的生活场景,同时也深思着外国友人为中国人民所做的无私奉献。一路走来,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忘却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