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83年前,那群年轻人的诗和远方

83年前,那群年轻人的诗和远方
2019-07-25 13:35:13 新华网

新华社昆明7月24日电 题:83年前,那群年轻人的诗和远方

新华社记者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图文互动)(2)83年前,那群年轻人的诗和远方

位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的“红二、六军团长征入藏第一站”石碑(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旧称中甸县。大自然在这里塑造出了神秘的雪山、险峻的峡谷和明镜般的湖泊。这是今天都市人憧憬的诗和远方!

1936年4月25日,贺龙、任弼时等率领红二、六军团,从丽江的玉龙县石鼓至巨甸沿江一线北渡金沙江,进驻当时的中甸县,准备继续北行,跨越雪山草地。

他们大多是年轻人。据统计,这支红军部队的将领平均年龄不足25岁,师以上干部大多20至30岁,普通战士的平均年龄就更小了。这支年轻的队伍在这里翻越雅哈雪山,跨过拉咱坝草地。在战斗中,160多名指战员长眠于此。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图文互动)(1)83年前,那群年轻人的诗和远方

钱永福(左)生前与妻子的合影(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当年17岁的钱永福在家乡湖南加入红军,1936年4月,随部队行至中甸县金江镇吾竹村时,因水土不服一直腹泻,严重脱水,体力不支,无法继续行军,红军不得不将他留在了当地乡绅和崇善的家中。

和崇善由于听信了国民党的宣传,在红军到来时一家人进山躲避。尽管家中无人,红军在此借住后还是留下了一笔银元。和崇善回到家中,见到生病的钱永福,没有把他交给国民党,反而利用自己在当地的声望,掩护钱永福,帮他治病。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图文互动)(4)83年前,那群年轻人的诗和远方

钱永福的长子、今年73岁的钱绪文坐在自家大院里(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那是一户大户人家啊,家里有骡子有马,我父亲在和家养了大概半个月的病。”钱永福的长子、今年73岁的钱绪文坐在自家宽敞整洁的大院里回忆,当父亲养好病时,红军部队已经远去,由于担心连累和家,他便出来自主谋生。钱永福没有离开吾竹村,通过打工在当地生存下来,娶妻生子安家,延续至今。

“父亲后来当了村里的生产队队长,他始终教导我们要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勤劳致富。”钱绪文说,如今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两个儿子都有各自的事业。“我时常给后辈讲述父亲的那段经历,希望他们能发扬红军的精神,奋发有为。”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即便是钱永福这样因病掉队的战士,人虽然留在了长征路上,但他的心始终追随着战友们远行,终生记得自己曾经是那支队伍中的一员。

残酷的战争年代,这群充满理想的年轻人,心中奔涌着诗情。

“不合脚的靴子,是彩虹我也不要,感情不和的伴侣,是天仙我也不要。奔腾的雅砻江怎能倒流,离弦的飞箭绝不会回头。我们共同的心愿,是同红军走到底。心愿!心愿!长征到底!心愿!心愿!扎西德勒!”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图文互动)(3)83年前,那群年轻人的诗和远方

这是在香格里拉市金江镇红军长征陈列馆里拍摄的《心愿——一个藏族战士的恋歌》(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红军长征博物馆内,这首题为《心愿——一个藏族战士的恋歌》的诗歌,让记者心潮难平。

谁也记不清这个藏族诗人战士的名字,这质朴而炽热的情感穿越了岁月,直抵人心。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图文互动)(5)83年前,那群年轻人的诗和远方

这是7月23日拍摄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红军长征博物馆。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红军沿途留下的标语、宣传品、读物及其他遗物,红军当年战斗过的遗址、红军烈士墓,都成为人们教育后代、激励斗志的生动教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香格里拉市金江镇文化馆馆长张立国说。

香格里拉,是充满诗意的地方。83年前,年轻的红军战士只能与它交臂而过,去经历铁与血、生与死的考验,走上漫漫征程,奔向更辽阔的远方!(采写记者:丁玫、薛笔犁、林碧锋、李䶮)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丝路上的中亚黄金宝石产业园

    2019-07-25 11:23:47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

    【央视快评】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2019-07-25 09:04:25 雷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