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斯)尔》是由蒙、藏、汉民族共同创作的英雄史诗,讲述了格萨(斯)尔降临人间降妖伏魔、各民族和谐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英雄故事。“格萨尔”因为音译不同,在内蒙古也被称为“格斯尔”。赤峰市巴林右旗是蒙古族格斯尔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格斯尔之乡”,有很多著名的格斯尔史诗说唱艺人就来自巴林。
△巴林右旗格斯尔说唱组合。(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这次来到赤峰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同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当天,来自巴林右旗的9人说唱组合为习近平总书记表演了格斯尔史诗说唱。他们当中最小的11岁,最大的86岁。
△说唱组合中最年长的金巴扎布老人今年86岁,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正在用蒙古族乐器低音四胡演奏《万年花》。(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11岁的苏利得正认真地为当天的表演做最后的练习。他从6岁开始学习格斯尔说唱。(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老中青少的混搭组合,让珍贵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宝藏代代传承。
△来听一听悠扬的蒙古族乐器——筚篥。演奏者是旗级非遗传承人布仁,今年50岁,他说,很多格斯尔说唱传承人都会十多种乐器。(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正式演出前的合练带您沉浸到格斯尔说唱的强大气场中。2006年5月20日,格萨(斯)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15日上午,在赤峰博物馆观看一段说唱展示后,习近平说,我今天来看你们,就是要表明党中央是支持扶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
总书记再次来到了内蒙古的林场
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赤峰市喀喇沁旗继续考察调研。
△视频:
习近平深入喀喇沁旗林场农村考察调研
喀喇沁,在蒙古语中意为“守卫者”。喀喇沁旗人口28万,森林覆盖率为57.8%。在马鞍山林场,总书记重点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并与护林人员亲切交谈。
△马鞍山林场始建于1962年10月,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中南部,其中林地9.2万亩、灌木林地1.5万亩、主要树种有油松、白桦等,具有“塞外黄山”美誉的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林场内。(央视记者薄书宁拍摄)
马鞍山林场近五年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5000亩。当天,林场技术员、护林员正在展开除草作业,为下一步人工造林做准备。
△马鞍山林场的造林护林员。林场有一支30人的半专业化扑火队伍,一支40人的季节造林队伍,一支45人的常年护林队伍。(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进入林中与护林人员交谈时穿过的山间草径。
在林场,习近平对护林人员说,建设祖国北方和首都生态安全屏障是战略性的任务,是我们要世世代代做下去的事情。
△马鞍山林场的护林人员正在作业。(央视记者蔡靖骉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