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忆峥嵘岁月!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令人落泪(2)

忆峥嵘岁月!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令人落泪(2)
2019-07-05 17:37:18 中国青年网

“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假若不幸的话,云儿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决不要娇养,粗茶淡饭足矣……”

这是革命烈士江竹筠的“托孤”遗书,被捕后她被关押在渣滓洞监狱内,她将吃饭时偷偷藏起的筷子磨成竹签,沾着由棉絮烧焦与水调和在一起制成的,在如厕用的毛边纸上,艰难地写下了这封“托孤”遗书。

“这封珍贵的书信随后几经辗转交到亲人手中。1949年11月14日,江姐从容不迫地走向刑场,牺牲时,年仅29岁。新中国成立后,谭竹安将这封江姐的托孤遗书,捐赠给了重庆市博物馆。”解说员雷雨说。

“三块银元”: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

忆峥嵘岁月!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令人落泪

“三块银元”。中国青年网记者李慧慧摄

这是三块锈迹斑斑的银元,上面的文字、图案早已模糊不清,其中却蕴藏着一个令人发省的红色故事。

“1941年3月,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处长钱之光的办公室里,中共南方局地下党成员肖林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神情严肃地分析了当时局势后,告诉肖林,党的活动经费不能只依赖拨款和支援,还需要自辟新路,开展新的经营活动。肖林听后,一脸疑惑地问道:‘那就是像资本家那样去做生意,去赚钱?’周恩来似乎明白这位年轻人的心思:‘你们赚钱不是为个人私利,而是为党的事业。’肖林听后点点头,接受了这份沉甸甸的秘密任务。”讲解员徐瑞介绍。

五年多的时间,1800多个日日夜夜,靠着肖林出色的商业才能,以及夫妇二人辛苦勤奋的经营,华益公司获利颇丰,为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上海解放后,遵照上级的指示,肖林结束了华益公司的运营。经清理账务,华益公司有黄金12万两,固定资产1000多万美元。面对巨额资产,肖林说:“华益公司的本钱是党的,所有利润应该全部交给党。我们夫妻二人就留下三块银元,以此来纪念这段难忘的经历。”

《新华日报》印刷机:伤痕累累的“功臣”

忆峥嵘岁月!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令人落泪

《新华日报》印刷机。中国青年网记者李慧慧摄

这是一台装有德国西门子马达的平板印刷机。而今机体依然完整,前端右侧的机架上有个补钉,部分零件磨损严重,通身有些氧化锈蚀,仍能使用。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我党驻国统区的公开机构及《新华日报》社也随之辗转迁渝。日机对重庆狂轰滥炸,印刷机即迁至化龙桥虎头岩下,并在山岩的简易防空洞内,为党的新闻事业艰苦耕耘了8个春秋。”讲解员张丽佳说。

1947年2月28日深夜,国民党军警宪特突然包围了《新华日报》重庆分馆。3月上旬,这台印刷机被军警拖至重庆南岸的一个监狱的铁窗之中。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军管会清查监狱时发现了这台印刷机。

“杨闇公日记”:革命工作没有休息可言

忆峥嵘岁月!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令人落泪

《杨闇公日记》。中国青年网记者李慧慧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