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的探索,始于1996年8月下发的《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
2000年是我国药品价格深入整顿的一年。《关于改革药品价格管理的意见》《药品价格监测办法》等先后出台。
此后国家不断推出药品降价政策,但虚高问题导致的“看病贵”一直未有效解决。
2009年,新医改大幕拉开,取消药品加成被作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的突破口。此后,围绕破除以药补医的各项配套措施随即出台。
201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以省区市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方向,实行一个平台、上下联动、公开透明、分类采购,采取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全程监控等措施,加强药品采购全过程综合监管。
一年后,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破除以药补医,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实施医疗、医保和医药三者联动。
随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核心仍是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
破除“以药补医”之旅在北京最先破冰。
2017年4月8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3600多家医疗机构围绕“医药分开、规范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实施药品阳光采购”三方面进行改革。
从这一年起,北京彻底告别以药补医,实现补偿机制的“大换血”。
当年7月1日,全国药品零加成正式实施,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从那时起,多项改革成果开始惠及全体老百姓。
2017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进一步降低,已由深化医改前的40.4%降到30%以下;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4.83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
陈育德从原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中摘录的几个数据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