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涉及人们行为习惯的改变,考验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发达国家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都经历了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我们对解决垃圾分类问题一定要有耐心,逐步引导推动。”
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破解垃圾分类难题指明了方向——
“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
“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好习惯,是可以培养和塑造的。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垃圾分类应成为人人皆可为的“举手之劳”。一系列举措正在培养人们的垃圾分类习惯。
从下个月起正式施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单位未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的行为,可处以五千至五万元的罚款;个人将有害垃圾与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将湿垃圾与可回收物、干垃圾混合投放的,可处以五十至二百元的罚款。
前几天北京市也提出,将推动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以及商业办公楼宇、旅游景区、酒店等经营性场所开展垃圾强制分类,并逐步实现全覆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会同有关部门印发通知,要求从今年起垃圾分类工作从前期的46个重点城市扩展到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中国积极有效地推进绿色发展理念,付出巨大努力来改善环境、保护自然,这对全世界具有示范作用。”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为中国生态保护的努力点赞。
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我做起,全社会行动起来,从垃圾分类、厕所革命这样的身边小事做起,为了一个更加绿色、更加健康的美丽中国,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参与记者:史卫燕)